事关债市、稳定币、个人征信等 潘功胜称多项政策举措即将实施
创始人
2025-10-28 04:27:30
0

编辑 陈莉

实习生 彭紫桐

10月27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市场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表态。

潘功胜指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人民银行还将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

01

债市整体运行良好

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潘功胜指出,人民银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

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是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增强国债金融功能、发挥国债收益率曲线定价基准作用、增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同的重要举措,也有利于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发展和金融机构提升做市定价能力。

据了解,实践中,人民银行根据基础货币投放需要,兼顾债券市场供求和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等情况,灵活开展国债买卖双向操作,保障货币政策顺畅传导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02

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

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炒作

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我们已经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跨境合作和使用;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促进数字人民币发展,助力首都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

对于近年来市场机构发行的虚拟货币特别是稳定币的不断涌现,潘功胜表示,目前整体还处在发展早期。国际金融组织和中央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对稳定币的发展普遍持审慎态度。市场炒作投机的氛围浓厚,增加了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并对一些欠发达经济体的货币主权产生冲击。

“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潘功胜指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

03

人民银行将研究实施

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

在此次会议上,潘功胜还表示,人民银行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的程序后,由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人民银行运营的征信系统是一项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对企业和个人的金融违约行为进行记录,并供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进行查询和风险评估,20多年来,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在征信系统中,违约记录的存续期为5年。

“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潘功胜指出,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

04

加快构建

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潘功胜在此次会议上还指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是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发挥积极作用的一整套制度安排。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

“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体系。”潘功胜指出,在监测方面,持续提升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对重点领域风险的动态监测功能;充分发挥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作用,高频汇集并监测金融市场交易行为。在评估方面,2016年人民银行设立的宏观审慎评估(MPA),目前更多服务于货币政策。

在完善并强化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方面,潘功胜表示,强化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充分发挥逆周期资本缓冲、恢复与处置计划等作用。适时发布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名单,推动附加监管工作落地。拓展中央银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宏观审慎管理功能。重点关注金融机构的杠杆水平和期限错配,及时阻断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的累积,遏制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完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建立中央对手方流动性风险约束和流动性支持机制。持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根据形势及时采取逆周期调控措施,保持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平稳。做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工作,健全房地产金融分析框架,优化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

“持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提升系统化、规范化、实战化水平。”潘功胜指出,人民银行将针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房地产金融领域、风险处置资源等多方面,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人民银行还将继续拓展丰富宏观审慎管理的工具箱,动态评估优化。

此外,潘功胜还指出,人民银行将不断健全协同高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治理机制。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在中央领导下,加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以及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严肃财经纪律、市场纪律和监管规则,防范风险外溢和道德风险。加快推动人民银行法、金融稳定法等立法修法,强化宏观审慎管理的法治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苹果App Store垄断案再... IT之家 10 月 28 日消息,去年,美国地区法官伊冯娜・冈萨雷斯・罗杰斯(Yvonne Gonz...
委内瑞拉:摧毁美中情局资助犯罪...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伊万·希尔当地时间10月27日表示,委内瑞拉已摧毁一伙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资助...
已完成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1...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记者 刘羽佳)记者27日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获悉,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用好无还本续贷政策 当“过桥贷款”的高息压力成为不少企业资金周转的“拦路虎”,无还本续贷政策的优化升级为实体经济送去“及...
宣恩“制度+技术”赋能用工监管... 宣恩“制度+技术”赋能用工监管改革试点 今年7月,宣恩县获批省级“非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监管规范化...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在当前全球格局深刻调整...
将出台9条政策措施 加大力度推... 证券时报记者 贺觉渊 10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在2025金融街论坛...
农发行已完成农发新型政策性金融... 本报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获悉: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
最高法院:申请执行人能否起诉被... 最高法院:申请执行人能否起诉被执行人履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该请求实质是要求法院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政经谭 | 证监会主席吴清:将... 证监会主席吴清: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