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由广东省工商联主办的全省工商联系统商会调解培训班现场教学交流活动在中山市南头镇商会举行,来自全省各地工商联及100多位商协会调解员汇聚一堂,学习南头镇工商联(商会)在民商事诉调对接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和成功做法。
《中山市南头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民商事调解工作白皮书》正式发布。 受访者 供图
活动期间,学员们实地参观了南头镇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南头商会商事巡回法庭等现场,通过沉浸式观摩“法院+商会”搭档合力调解民商事纠纷案例,零距离感受南头镇商会的创新活力与务实成效。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南头镇工商联(商会)共同发布《中山市南头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民商事调解工作白皮书》。该白皮书系统总结南头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2013年成立以来形成的民商事调解经验做法,并对该诉调对接工作站的未来方向作出发展规划。
南头镇党委书记陈飞国在致辞中表示,南头镇作为家电产业重镇,民营经济活跃,商事纠纷的高效化解对企业发展和全镇社会稳定大局十分重要。十二年前,在上级法院和工商联的指导下,南头镇商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率先探索“法院+商会”诉调对接模式,形成“多轨驱动”“四步调解法”等一系列务实管用的经验做法,成为南头镇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环。这项工作有效化解矛盾、护航企业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已七次荣获国家级荣誉,成为南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一张闪亮“名片”和“金字招牌”。
南头镇党委书记陈飞国。 受访者 供图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院长洪文受介绍,在该诉调工作站未成立之前,南头镇的涉企商事纠纷对法院工作造成很多困扰,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很突出,传统的诉讼程序成本高、周期长、对抗性强。实践证明,这项“商会调解+司法确认”的探索,既彰显商事解纷的灵活性,又赋予调解协议的强制力,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力。2021至2024年间,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黄圃法庭合同纠纷收案数降幅达20.7%,有效减轻了司法压力,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院长洪文。 受访者 供图
当日发布的《中山市南头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民商事调解工作白皮书》全面展示了民商事调解工作的“南头秘籍”——南头镇商会与中山市第二法院共建诉调对接工作站,形成“商会搭台、调解前置、司法确认、效力保障”的成熟模式,创新构建“司法+行政+行业”多轨驱动工作机制,联合公安、经科、人社等政府部门及龙头规上企业,形成立体化治理架构,实现纠纷“快调快处”;创新推行线上线下联动调解,总结出“商亲便民四步调解法”;2023年,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在南头商会挂牌设立商事巡回审判庭,使该诉调对接工作站的诉调服务功能不断升级。凭借这些精准调解方法,大部分纠纷案件能在5~7日内化解,加急需求的纠纷案件甚至可实现“当日解纷” 。
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30日,该诉调对接工作站共成功处理超1600宗纠纷,化解争议金额超3.1亿元,民商事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为企业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纠纷解决途径,减轻了企业诉累;此外,有效分流了法院案件压力,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
一位与会代表认为,南头镇商会的创新实践并非简单的“法院+商会”机制叠加,而是立足基层、回应企业需求的深度创新,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南头精准之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创新之举” 、服务保障“两个健康”的“务实之为”,为全省乃至全国工商联系统提供了“示范”,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工商联(商会)组织树立了标杆,值得充分肯定和学习借鉴。
广东省质量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张路表示,该促进会平时也有很多会员企业遇到纠纷,调解纠纷非常困难。这次前来观摩学习南头镇商会的调解工作经验,受益匪浅,特别是他们在调解工作流程、部门协同配合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很值得学习借鉴。
撰文:伍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