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通讯员 施晴 马豪然
一条短视频,几句斗气话,竟让邻里矛盾升级为刑事案件,一方被打成轻伤,一方面临刑事追责。近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检察院检察官巧借“六尺巷”典故开展矛盾化解工作,促成邻里双方解开心结,握手言和。
2025年1月,杨某与吴某因地界纠纷产生矛盾,恼怒的杨某在某平台发布短视频,对邻居吴某进行辱骂。吴某发现后,在该村微信群内发语音辱骂杨某,二人由线上互骂升级成线下争吵。王某为给丈夫吴某出气,找到杨某争论,将杨某推倒在地进行殴打,造成杨某轻伤二级。
2025年5月,襄州区公安局将该案移送襄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发现,案件中邻里两家的耕地紧邻,双方朝夕相见,若一诉了之,不能妥善化解纠纷,不仅不利于王某今后生活发展,还会让邻里积怨更深,关系进一步恶化。在耐心听取双方意见后,承办检察官决定对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现场
调解初期,双方当事人达成口头约定,但是在签订调解协议当天,因为杨某的几句抱怨,王某也产生了负面情绪,调解一时陷入僵局。
“看来两家心里的这口气还没顺下来,要促成双方和解,还是要做好双方思想工作。”为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承办检察官邀请当地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再次对双方展开调解。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听村干部说,之前你们两家关系一直挺好,盖房子的时候还互相帮过忙。”察觉到双方态度松动,承办检察官没有就案论案,而是以两家互帮互助的往事为切入点进行劝导,又顺势讲起“六尺巷”的典故。回忆着从前邻里和睦的场景,杨某的情绪缓和下来,王某也诚恳地对杨某道歉:“我是看了你发的视频才那么生气,一时冲动,对不起。”
最终,双方达成赔偿谅解协议,王某赔偿杨某各项经济损失,杨某则删除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辱骂视频。双方都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会平心静气、设身处地沟通交流,维护好和谐的邻里关系。
考虑到该案犯罪情节较轻,王某具有自首情节,且自愿认罪认罚,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对方的谅解,9月24日,在人民监督员及听证员的见证下,襄州区检察院依法对王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