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 | 《调解“晋”行时》:“媒体+调解”的实践与温度
创始人
2025-10-16 08:47:53
0

《调解“晋”行时》:“媒体+调解”的实践与温度

冀毅 栗美娟/山西广播电视台社会与法治节目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

作者冀毅主持节目现场

栏目组拍摄纠纷调解现场

作为一档“媒体+调解”多元沉浸式社会治理电视专栏,《调解“晋”行时》由山西广播电视台与山西省司法厅联合打造,于2022年8月开播,现已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调解宣传矩阵。该栏目依托《小郭跑腿》17年法治宣传积淀,通过“电视端+移动端+案例库”三位一体模式,用镜头捕捉人间百态,用调解传递法治温度,构建起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调解实践山西传播体系。

栏目诞生:“媒体+调解”的创新融合

《调解“晋”行时》的创办初衷,是将发源于浙江的“枫桥经验”本土化,使其在三晋大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栏目制作团队敏锐地认识到,山西省十一个地市在化解基层矛盾、创新社会治理中已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散落在各地,缺乏系统性的整合与传播。这些生根于山西土壤的调解智慧,正需要通过一个专业平台被看见、被学习、被推广,于是《调解“晋”行时》由此而生。栏目名称中的“晋”与“进”谐音,既呼应着山西地域特色,又蕴含着进行、进步、前进之意。这一栏目从诞生起就承载着推动基层治理发展的使命,其播出也由此成为山西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文化载体,逐步构建起“山西调解模式”的智慧图谱。栏目巧妙地将媒体的传播优势与调解的专业性相结合,重构调解类节目范式:突破“单向说教”,创新“真实调解现场+虚拟演播室”双空间联动;突破“专业壁垒”,AI智能主播“晋小调”化身法律知识桥梁,为栏目增添了科技感与新鲜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突破“地域局限”,建立省—市—县三级调解视频案例库,多个地方基层调解经验登上全省舞台。

内容呈现:多元视角下的调解百态

从“单向说教”到“沉浸式调解剧场”,栏目组每深入一地,不仅聚焦具体的调解故事,更细腻呈现当地的治理机制。栏目组以全省十一个地市的调解实践为底色,精心遴选具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案例,内容覆盖土地争议、邻里摩擦、物业纠葛、知识产权纠纷等与百姓生活休戚相关的民生议题,深深触动着观众的心弦。

在长治市潞州区拍摄《加装电梯那些事儿》时,70多岁的调解员董乃芹虽初次面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棘手纠纷,却能迅速聚焦高低层住户的核心顾虑。他联动信访、公安、法院、社区、律所等多方力量,运用“共同管、公开评、规范调”的方法现场释法析理,还专程查阅资料、借鉴其他省市判例寻找破题思路。观众全程见证调解员以法治思维与创新方法破解民生难题,最终促成纠纷化解,为山西老旧小区同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复制的鲜活范本。

这样的实践在节目中不胜枚举。《180户居民的三年“顺气”路》里,阳泉市信访事项调委会面对某小区180户居民三年不通天然气的困境,层层剥茧找准开发商与燃气公司的矛盾症结,以“自筹+垫交”的巧妙方案重新架起信任桥梁,让居民如愿用上天然气;《聚宝“棚”里的烦恼》记录了曲沃县司法局史村司法所的担当,面对村“两委”建设新型智能温室大棚产业园时与20多户村民产生的土地纠纷,他们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与乡政府、农经站、镇农发公司等多部门联调联动,最终实现村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统一,也为当地营商环境注入新活力。每一期节目里,百姓脸上绽放的真挚笑容,都让人体会到调解工作蕴含的温度与智慧。

三年来,栏目共播出150余期节目,特别策划“枫桥式”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个人品牌调解室等系列季播节目,用镜头记录了调解员穿梭于乡村、社区、企业之间,为解决群众纠纷而忙碌的身影。跟随镜头,可以看到调解员们面对复杂民生难题时的坚守,他们以法治为纲、以民需为本、以创新为刃、以协同为力,在化解群众“急难愁盼”的同时,为省域治理现代化积累了宝贵经验,生动诠释了栏目名中那份永不停步的“进行时”姿态与追求精进的“进取”精神。

在案例呈现与机制探索之外,栏目更以多元创新延伸传播触角,让调解的价值与普法的意义深入人心。每年推出的特别策划便是有力实践。2022年春节期间,《调解员说调解》邀请六位资深人民调解员与司法所所长走进演播室,以脱口秀形式沉浸式分享调解路上的酸甜苦辣与心路历程,深深点燃了全省七万余名人民调解员对调解事业的热爱与情怀。节目播出期间,《小郭跑腿》与《山西调解》微信公众号同步发起投票活动,五万余人热情参与,最终评选出2022年度“调解人气王”,进一步凝聚了行业向心力。

2023年12月,栏目进一步深化品牌内涵,推出《“枫桥经验”三晋行——山西省11市调解工作纪实》特别报道。该特别报道通过纪实跟拍、微访谈等形式深入各市基层,全景展现了各市人民调解工作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过程中推进基层治理的亮点和经验。在纪实跟拍中,镜头聚焦基层调解员的工作日常,微访谈环节则邀请各地司法局局长、基层干部、调解员、群众等各方代表,围绕“枫桥经验”在当地的实践情况进行交流。他们分享了在调解工作中的心得体会、遇到的困难与挑战以及取得的成效和经验。通过这些访谈,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枫桥经验”在山西的落地生根和创新发展,同时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借鉴。

在内容表达与后期制作上,栏目组的创新同样可圈可点。为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可感,团队巧妙运用动画、情景剧等表现手法,将法条融入鲜活故事中。无论是AI智能主播“晋小调”的专业解读,还是动画里憨态可掬的角色演绎、情景剧中演员的真情再现,都让观众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习得法律知识,打破了普法工作的枯燥感,真正让普法“活”了起来。《卖红薯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便是典型例证,节目讲述阳泉市知识产权纠纷调委会化解相关争议时,首创“动漫+”普法微短剧形式——以拟人化红薯卡通形象为第一人称叙事,搭配微型剧拍摄手法与充满网感的表达,多维度展现人民调解员普法解纷的创新实践。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不仅吸引了各年龄段观众的目光,更激发了青少年群体的学法兴趣,为全民法治观念的培育奠定了扎实基础。

传播影响:法治精神的深度渗透

作为《调解“晋”行时》的创作团队,大家始终记得栏目开播时的初心——让调解故事走进百姓生活,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肌理。三年来,这份坚持结出了丰硕果实:150余期节目相继与观众见面,收视份额稳居同时段前三,市网最高收视率突破60%、省网更是达到85%。这样的成绩,不仅是数据的亮眼,更是观众的信任,印证着栏目在群众中的认可度与影响力。不久前,栏目获评2024年度山西省广播电视优秀作品推选活动电视新闻栏目优秀作品二等奖。

要让好内容触达更多人,单靠电视还不够。栏目组一边守牢电视主阵地,一边搭起融合传播的“桥梁”:“山西司法”“山西调解”“小郭跑腿”等微信公众号同步推送节目内容,累计点击量已达10万人次;各地司法局也主动联动,在本地新媒体平台转载传播,让节目声音走出屏幕,传递到更多城乡角落。

越来越多群众通过节目学到了调解办法——过去遇到纠纷常手足无措,现在知道靠法律、找调解,用合理途径解决问题;企业碰到劳动争议、合同纠纷,也主动想到借助调解化解。这份从“知道”到“信任”再到“运用”的转变,正是对栏目工作的最大肯定,也让调解工作在社会基层扎下了根,为法治社会建设筑牢了群众基础。

如今,《调解“晋”行时》的镜头仍在记录——记录那些从泪到笑的瞬间,记录那些化干戈为玉帛的握手,记录那些写在田间地头的和解……这些真实的故事聚在一起,终将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让“枫桥经验”的火种从三晋大地传向更广的地方。

文章来源丨《人民调解》杂志2025年第10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菏泽牡丹产业领域首部专项法规颁... 记者近日从菏泽市召开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获悉,《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
热点追踪:多晶硅重启涨势,关注... 周三,多晶硅延续前一日涨势,价格继续冲高,盘中涨幅近5%。援引财联社、证券时报的消息称,权威人士确认...
江苏公安:严打“线上诈骗线下取... 中新网南京10月16日电 (记者 朱晓颖)江苏省公安厅15日公布,今年7月以来该省公安机关对犯罪分子...
河南通报:刘新顺严重职务违法并... 据河南省纪委监委10月16日消息: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河南省纪委监委对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原党委书记...
永昌县人民法院巧解矛盾纠纷 金昌新闻网—金昌日报讯(记者文星乃 实习记者李萌莉)今年5月初,甘肃省知名羊肉餐饮品牌“某羊”持有人...
今年三季度 全国共侦办妨害国(... 记者从今天(10月16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三季度,全国共侦办妨害国(边)...
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消费市场运行... ■ 本报记者 邵志媛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居民消费价...
王健林及万达集团因合同纠纷被起... 雷达财经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海南万骏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与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达...
为什么说辩护律师不宜指责侦查人... 我有国内各地的律师好友,如果你要寻找外地律师合作,请加我微信(hzm5349),我帮你推荐;如果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