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陈柯旭
近日,据媒体报道,被禁止开发的福建漳州南碇岛,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然而,这种看似小众猎奇的打卡,实则是对生态红线的严重践踏。
据了解,福建漳州南碇岛因独特的火山岩柱群地貌,被划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价值极高。原本是一座被禁止开发的无人岛,如今却因非法旅游沦为“垃圾天坑”。岩石缝隙中散落着大量塑料瓶、废弃卫生纸、食品包装袋等生活垃圾,还有不少游客在岛上搭建简易炉灶,生火煮饭,烧烤露营。
游客拍摄画面
尽管法律明文规定,未经批准,无居民海岛不得开展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但社交平台充斥着的各种“上岛攻略”,把非法包船变成“公开生意”,将违规登岛列为“冒险体验”。
一些游客为了猎奇打卡,攀爬、踩踏、磨损柱状玄武岩,不仅给自然景观造成不可逆的物理损坏,随处可见的生活垃圾,更为海洋生态系统带来致命威胁。
在社交平台上,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大批游客前去打卡,却极少有人提及背后的潜在危险。近年来,因违规进入未开发景区而造成安全隐患的例子屡见不鲜,这些“野生网红打卡地”往往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和应急设施,成为事故高发区。
岛上的生活垃圾
此前,一位30岁男子在甘孜一处未开发区域坠崖身亡;两名游客在海南五指山游玩过程中,擅自偏离主线路,结果迷路受伤;为了追求险峻断崖和“跳岛游”的体验,福建四礵列岛近百名游客被困海上长达三小时。这些教训警示我们,“猎奇打卡”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监管缺位不仅破坏生态,更威胁游客安全。执法岗亭形同虚设,非法包船明目张胆,平台算法推波助澜,部分游客还抱着侥幸的心态,把危险和破坏当成人生新体验。
要知道,无人岛不是“法外之地”,真正的探险,绝不能逾越法律红线和生态底线。“猎奇打卡”不应成为破坏生态的借口,毕竟,只有带着敬畏之心丈量土地,才是与自然对话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