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重庆10月11日消息(记者王海)10月11日,记者从重庆市公安局获悉,重庆多地警方在民生服务、交通治理、矛盾调解、涉外管理等领域主动作为,通过快速响应、创新举措解决群众难题,以实际行动提升市民安全感与满意度,相关案例获群众广泛认可。
民警上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央广网发 重庆市公安局供图)
在民生服务领域,重庆沙坪坝区民警的高效处置让旅客倍感温暖。据悉,10月9日下午5点左右,西站负一楼网约车上车点,一名网约车调度员捡到一个无人认领的白色女士挎包,随即交给正在巡逻的民警高建涛。高建涛检查发现,包内装有银行卡和装现金的红包,他立即向联勤指挥部汇报,同时安排队员在候客区询问寻找失主。另一边,指挥部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回放锁定失主——一位身着米色外套的女士,其下午4点50分左右边打电话边将包放在台阶上,随后登车遗忘。就在进一步排查时,失主焦急来电求助,称包内有两张银行卡及准备给老人的一千多元现金红包。半小时后,失主赶到指挥部,民警将完好无损的挎包交还,失主感动不已,紧握民警双手再三道谢。警方同时提醒,旅客在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场所,需将随身行李置于视线范围内,避免物品遗忘。
交通治理方面,江北区交巡警严查违法行为,维护道路秩序。10月5日17时许,江北区交巡警勤务三大队民警邹仁才在江北城片区巡逻时,发现一辆违停小货车形迹可疑。走近查看后发现,该车停在明确标注“禁停”的路段,驾驶员邬某还特意用手套遮挡车辆前号牌关键号码,企图躲避电子抓拍。经询问,邬某承认明知禁停仍图便利违停,并用遮挡号牌的方式心存侥幸逃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邬某因“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被民警现场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并依法接受相应处罚。警方强调,车辆需按规定悬挂号牌,未悬挂号牌车辆不得上路,切勿触碰法律红线。
基层矛盾调解工作中,云阳县凤鸣派出所探索多元解纷模式成效显著。据介绍,凤鸣镇辖区面积458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区、24个行政村,部分偏远村居交通不便,民警出警常需翻山越岭。为此,凤鸣派出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排查与“背包警务”融合,民警主动上门服务,还通过“警民恳谈会”“村口议事会”搭建沟通桥梁,同时组建“先期调解员”队伍,依托微信群共享信息。针对复杂纠纷,该所打造“和凤民安”调解之家,建立“345”调解机制,横向联动司法所、法庭,纵向邀请多方力量参与,目前已吸纳50余名调解员。值得一提的是,派出所还打通“易诉易解”平台,支持在线调解、司法确认,2024年以来已调解纠纷176起,完成司法确认95件,群众满意率达100%,2022年至今累计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989余起,化解率达99%。
此外,在涉外管理服务领域,大渡口出入境管理支队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酒店管理能力。近期,该支队推出“送教上门”服务,组织外管民警深入普润斯、泊联会、全季等涉外酒店开展专项指导,覆盖辖区85%的涉外酒店,累计培训从业人员60余人次。民警携带《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操作手册》,通过“案例复盘+系统实操”演示登记流程,针对“证件真伪识别难”等问题设置“疑难会诊”环节。同时,支队建立“外管联络员”机制,为酒店指定专属民警,开通24小时咨询热线。今年以来,已开展上门指导12次,解决登记难题37件,辖区境外人员住宿登记一次性准确率提升至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