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德市鼎城区人民法院灌溪法庭通过“人大代表+法官”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携手石板滩镇人大主席团成功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有效化解了双方长期存在的矛盾,获得了当事人的一致认可。
据悉,原被告系存在长期合作的两家材料公司,被告陆续在原告处购买管道材料达上百万元。双方前期合作较为顺利,但自24年1月起,被告开始拖欠货款,原告多次催要无果,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不讲信用!说好的材料单价说改就改,而且他们的产品还存在质量问题,我这边都有证据!”被告负责人面对法官询问,情绪显得较为激动。
“我们公司从2023年就开始给被告供货,送货都是有记录的,材料价格也是合同约定的,被告拖欠我们货款一年多了,到了现在还说产品质量问题,这没有道理!”原告负责人更是非常愤怒地说道。
灌溪法庭庭长赵安平接手案件后,第一时间熟悉案情并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发现双方在货款金额、产品质量等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同时双方因为催款问题积怨较深,矛盾较为尖锐。面对调解僵局,赵安平及时启动“人大代表+法官”矛盾纠纷化解机制,邀请石板滩镇人大主席文勇茂和具有企业家身份的区人大代表宁栋辉共同参与调解,进一步化解矛盾纠纷。
“我们都是做企业的,都知道生意难做。”宁栋辉在调解开始时推心置腹地说,“但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线。公司在这个行业十几年积累的口碑,来之不易,难道要因为这10几万货款受影响吗?”
“和气生财,都是同行,大家何不寻求一个都能接受的务实方案,让这一页就此翻过?”见双方情绪有所缓和,文勇茂以情动人进一步卸下双方心防。赵安平则从法律角度分析:“如果继续诉讼,需要启动产品质量鉴定程序,鉴定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且耗时漫长,对双方都是损失。”
在人大代表和法官的双重劝解下,双方当事人开始回归冷静。赵安平抓住机会,立即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账单核对、货款支付等细节工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一次性支付126000元,原告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该案的成功调解展现了“人大代表+法官”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特有优势,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具有更为丰富的行业知识,能够帮助法庭更好地把握纠纷症结,更为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接下来,灌溪法庭将持续通过“人大代表+法官”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代表调解人才库、开设涉企案件绿色通道,不断优化辖区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
来源:指尖新闻
作者:李耕夫
编辑: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