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不仅没伤和气,还让我们两家关系更近了!”近日,村民赵某手持一面写有“公正司法树立典范 热情服务温暖民心 ”的锦旗,专程来到二道甸子司法所,紧紧握住张所长的手连声道谢,为司法所高效、暖心的调解服务送上最真诚的认可。
事情要从一道栅栏说起。赵某与邻居刘某两家宅基地相邻,此前刘某在自家地界搭建栅栏时,因位置界定不清,栅栏边缘紧邻赵某家的菜地,不仅影响了赵某日常耕种,还让原本和睦的邻里间产生了隔阂——赵某认为栅栏“占了自家地方”,多次与刘某沟通均因各执一词不欢而散,眼看矛盾越积越深,甚至可能引发更激烈的冲突,赵某无奈之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二道甸子司法所求助。
接到诉求后,张所长第一时间牵头成立调解小组,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先带着调解员“沉”到现场:一边仔细查看两家宅基地的产权证明、实地丈量栅栏位置,明确地界划分的核心争议点;一边分别与赵某、刘某促膝长谈,耐心倾听两人的想法——赵某怕菜地被“侵占”影响收成,刘某则觉得自己是在自家地界施工“没做错”,双方的不满更多源于“怕吃亏”的顾虑和沟通不畅的误解。
摸清矛盾根源后,张所长没有简单“各打五十大板”,而是以“邻里情”为突破口开展调解:先是向两人摆事实、讲法律,结合《民法典》中关于相邻权的规定,清晰说明地界划分的法律依据;再用“远亲不如近邻”的家常话拉近距离,提醒两人“为一道栅栏伤了几十年的邻里情,不值得”。 经实地勘察并与村长和邻居了解情况,得知沟渠低矮当时是下自来水管的首选。得知沟渠下面有水管,张所长决定让两家在两端挖坑找水管。以水管为界建栅栏。在张所长的引导下,刘某主动提出调整栅栏位置,确保不影响赵某耕种;赵某也表示理解刘某搭建栅栏的需求,愿意配合调整期间的临时通行安排。
最终,在司法所的见证下,两人当场签订调解协议,刘某当天就雇人调整了栅栏位置,困扰双方多日的矛盾就此圆满解决。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从隔阂重重到互谅互让,二道甸子司法所用“接地气”的调解方式,既守住了法律底线,又温暖了邻里人心,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让司法行政服务的温度直抵群众心坎里。
来源:桦甸市二道甸子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