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子耀
《信阳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出台,是信阳市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业主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那么,《条例》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物业管理和服务中的哪些突出问题呢?
9月26日,在信阳市《条例》发布会上,信阳市住建局党组成员、总规划师张立表示,《条例》通过明晰权责边界、强化违建与违规装修治理、筑牢安全防线、优化纠纷调解机制等多个角度,重点破解物业服务质量不高、管理运作不透明、业主参与度低等难题。
记者了解到,针对物业服务“谁来管、管什么”的模糊地带,《条例》进一步规范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内容和行为标准,着力解决“重收费、轻服务”、合同履约不到位等问题。针对部分开发建设单位诱导业主违法建设、违规承诺使用公共空间等问题,设置了明确的禁止性条款,加强源头预防和管控。
同时,《条例》明确要求市、县(区)人民政府建立住宅小区安全隐患常态化排查和整改督办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定期组织排查,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突出安全风险。推动建立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议事协商平台,完善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特别是鼓励物业管理协会发挥专业调解作用,提升业主诉求的响应和处理效率。
张立表示,作为信阳物业行业主管部门,信阳市住建局将持续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组织开展培训宣传,加强信用体系管理,建立并组织实施物业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信用评价制度,开展信用信息归集、评价和应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引导行业诚信规范发展。同时,会同公安、城管等相关管理部门,建立信息共享、问题移交和执法联动机制,厘清并公布各部门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职责清单,协同解决管理难题,形成监管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