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司法部副部长吴言军。图/国新网
司法部副部长吴言军表示,“十四五”期间,司法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调解的职能作用,在机制全、领域广、队伍强、效果实四个方面下功夫,大力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调解工作机制持续健全。司法部不断建立健全诉调、访调、警调、检调等对接机制,加强调解与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的有效衔接,深化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目前,全国在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信访等部门共设立调解组织2.8万个,大量矛盾纠纷通过衔接联动机制及时就地化解。
二是化解纠纷范围更加广泛。司法部在做好婚姻家庭、邻里、山林土地、医疗、道路交通等传统纠纷调解工作的同时,不断向数字智能、平台经济、新就业形态等领域拓展,向楼宇、商圈、园区等场所延伸,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解纷需求。比如在商事领域,司法部正在推动出台《商事调解条例》,助力化解商事争议,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调解组织队伍不断加强。司法部大力加强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开展技能提升活动等方式,提高调解队伍的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69.6万个,五年来专职调解员由36.4万增长至47万人,提高29%,队伍素质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和重点领域的调解组织网络,这期间,也涌现出了改革先锋、时代楷模重庆市江北区老马工作室负责人马善祥,还有新疆建设兵团“昆仑山下古丽花”等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的模范调解员和金牌调解室。
四是纠纷化解质效显著提升。司法部坚持既解“法结”又解“心结”,灵活运用法理情相结合的方式,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十四五”期间,全国调解组织年均调解各类纠纷近1600万件,调解成功率95%以上,调解协议履行率92%,促成案结事了人和。
基层司法所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国司法所共有3.9万个,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全国司法所每年调解矛盾纠纷800多万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950万人次,在促进基层依法治理、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一步,司法部将立足司法行政职能,秉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理念,在机制、领域、组织等方面持续发力,抓实基层司法所建设,为社会安全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
九派新闻特派记者 温艳丽 龚凌蔚 北京报道
编辑 王佳箐 肖洁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