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寅:从十五运会看制度协同治理创新
创始人
2025-11-10 11:47:14
0

编者按

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万众期待的十五运会,已于11月9日正式拉开帷幕。这是粤港澳第一次联合承办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也是香港、澳门首次承办全国运动会。社会各界期待的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会,更是一场促进区域融合、推动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时代盛典。围绕十五运会背后的三地融合、制度创新、产业发展、文化交流、志愿者服务等理论和实践命题,本期《理论周刊》特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撰文解读,敬请关注。

十五运会首次由粤港澳三地承办,通过赛事的筹备和举办,深入推进内地与港澳的深度合作与协同治理,有助于实现从“硬联通”到“软联通”再到“心联通”的跃升,从而在大湾区形成制度型开放的崭新局面。

以赛事举办带动机制创新

十五运会作为在“一国两制”制度框架下举办的首个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不仅检验竞赛组织成效,更在跨制度、跨法域、跨部门的协同中检验规则衔接与机制创新。赛事举办关联体育、安保、医疗、交通、口岸、志愿服务等,形成高密度互动场域。以赛事举办带动制度衔接和机制创新,将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型开放提供更多实践经验。

粤港澳三地在法律渊源、行政逻辑与公共服务体系上各具特色,赛事举办不仅检验组织能力,更检验制度协调与规则对接的能力。差异本身并非障碍,关键在于以机制创新实现制度有效耦合。比如,以“责任—流程—制度”清单化厘清职责,配套为跨境志愿服务、签注、保险等提供必要的弹性操作空间。从多元规则到制度耦合,目的在于形成可执行的规则共识与稳定的互信关系,推动标准趋同与口径统一,最终形成可沟通的服务体系与可迁移的执行机制。

体育是制度互信的桥梁

制度型开放的体现,不仅在于规则兼容与标准互认,更在于通过机制创新重塑社会信任与共治文化。粤港澳三地在筹办十五运会过程中建立了制度互信的实践基础,比如,志愿者实现跨境培训,粤港澳应急医疗联调机制实现急救标准互通与数据共享,货物跨境实现“一锁三地通”物流模式使通关时间缩短、成本降低。以体育为载体的制度型开放,正成为大湾区制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体育不止于竞技的呈现,更是制度互信的桥梁、文化认同的纽带。

依托体育文化达至“心联通”

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龙舟、醒狮、武术等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体育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构成大湾区情感共鸣的基因密码。十五运会的大型场馆布局与赛事平台体系构建,这是“硬联通”;规则互认、流程协同、数据口径统一,这是“软联通”;依托共同的体育文化与广泛的群众参与,将社会信任与价值认同融入体育中并构筑同一个湾区梦,这是“心联通”。在十五运会筹办与举办过程中,跨境志愿者共训共岗,城市之间的赛事支援与社群动员,使“情感黏合—制度衔接—协同绩效”形成有效的闭环:参与带来认同,认同促进协作,协作提升绩效,绩效反哺制度优化。由此,通过体育赛事,将制度协同嵌入日常生活中,将为大湾区制度型开放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与提供丰富的治理经验。

以制度协同汇聚治理合力

制度协同的深化,应在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区域联动、培育文化认同三方面并进:其一,健全顶层与基层的双向循环,在“统一标准”与“制度协同”之间寻求平衡,以数据留痕与反馈机制实现规则动态优化;其二,建设常态化区域协同平台,以大型赛事与日常体育活动为载体,实现跨区域协调机制制度化,带动教育、医疗、文旅等领域共建共治;其三,强化制度认同与文化共治,通过体育、教育与文化涵养人文湾区。

通过十五运会的举办,可探索“制度张力识别—接口机制建构—协同效应验证”的新路径,展示制度型开放的大湾区样态:以体育为桥梁凝聚人心,以文化共识塑造湾区认同,以制度协同汇聚治理合力,将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区域治理体系和更具凝聚力的国际一流湾区提供鲜活样本。

作者系中山大学体育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高度,就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苏菲卫生巾被曝有活虫,回应:非... 近日,有网友称,在苏菲卫生巾中发现活虫子,视频发出引发网友关注,对此苏菲官方客服回应,经核查并非产品...
“八五”普法 山西印记 | 把... 初冬时节,晋中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门诊”正在有序进行——律师志愿者耐心解答退役...
原创 白... [熊猫]大家都知道农民们种地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种菜不光要每天看着,还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这可是农民伯...
一面锦旗背后的法援温度 “多亏了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和梁律师,我们家才终于熬过了这道难关。”近日,霍州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大厅里暖...
阿波罗活性肽可延长端粒实现细胞... 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报道 宣称能让人“年轻20岁、延寿30年”的“生物基因神药”,实际只是一款具有免疫...
感知山东| 2025年淄博市劳... 为深入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员专业化、规范化工作水平,筑牢劳动争议“第一道防...
从制度建设到智能化,广东省主动... 本报记者 张蓓 见习记者 陈炳衡 北京报道 11月7日下午,由华夏时报社与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
离婚诉讼被驳回后,女子遭家暴被... 在持续9年的婚姻中,陕西永寿县的苗苗遭丈夫张某多次殴打。2024年12月24日,在被丈夫最后一次殴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