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蓓 见习记者 陈炳衡 北京报道
11月7日下午,由华夏时报社与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华夏城市产业链发展大会·2025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论坛——城市更新与无障碍适老化改造主题活动”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政府代表,共同探讨城市高质量发展路径,分享先进经验。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宋健表示,广东省近年来按照住建部工作部署,全面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与适老化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东系统推进无障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新建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比例已达到接近100%,这一数据标志着广东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环境改造方面,广东省已完成大量改造工作,让更多特殊困难群体受益。
在制度建设方面,广东省自2016年颁布《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以来,持续完善政策体系。2024年,广东省已启动《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编制工作,并计划将其纳入明年立法预备项目。深圳市作为先行者,出台了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建设地方性法规,建立了市政府层面的联席会议制度,推动20多个部门协同落实。
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广东省先后出台了《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场馆无障碍环境技术指南与图集》《无障碍环境办法》等15份技术指南,将无障碍要求纳入施工图审查和竣工验收环节。中山市创新实施施工图“无障碍专篇”编制和审查许可联动机制,广州市则提出了“三全四零”的先进理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广东省建立了清晰的改造任务清单,将老旧小区改造、公厕无障碍提升、加装电梯等重点项目纳入省级计划。数据显示,2024年广东省公厕无障碍覆盖率已达到80%。自2022年以来,广东省信宜市已对1200多处存量设施开展了无障碍体检,实施了127个建设项目。经过专业评估,既有道路盲道改造达标率达到82%,建筑改造达标率达到了100%。
在推进“厕所革命”过程中,广东省2024年以来累计改造升级155个公厕,旅游厕所无障碍率达到96%,今年内还将继续完成500座城市公厕的无障碍适老化改造。这些改造不仅提升了设施的无障碍水平,更显著改善了市民的生活品质。
智能化建设方面,广东省建立了省级无障碍社区普查和体验评估制度。深圳市上线的无障碍电子地图和地铁APP“关怀版”累计服务已达570万人次。广州市“穗好办”APP推出的关爱版、珠海市开发的“找厕所”小程序等创新应用,都为市民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借力全运会契机推进“十五五”无障碍建设
展望未来,宋健表示,广东省将主动对接国家“十五五”规划部署,加快推进地方立法进程,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借助即将举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这一重要契机,广东省将对全省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系统评估和全面提升,持续提高无障碍建设质量与成效,为市民创造更加宜居、便捷的城市环境。
本次论坛为各地区交流城市更新与无障碍适老化改造经验提供了重要平台,广东省的系统性实践与创新探索,为推进该项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与会专家表示,这些经验对于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