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晋中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律门诊”正在有序进行——律师志愿者耐心解答退役军人的法律咨询,从优抚待遇到劳动权益,从婚姻家庭到财产纠纷,退役军人的每一个涉法诉求,都得到了专业细致、切合实际的回应。
“这样的‘法律门诊’已坚持3年,累计服务退役军人超5000人次。”晋中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高鹏介绍。窗外阳光正好,室内暖意融融——这正是山西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八五”普法工作的生动写照。
把普法责任扛在肩上
“普法工作不是软任务,而是硬责任。”这一理念已深深扎根于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走进各级办公区域,“法润老兵”专项行动的法治宣传标语格外醒目。在这里,法治学习蔚然成风:干部职工带头参加法治讲座,定期组织法律研讨,自觉登录在线学习平台“充电”。
“我们要把普法工作作为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基础工程,让法治思维成为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行动自觉。”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冯征表示。
“记得初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时,很多政策条款还不甚理解。”吕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任余余回忆道,“如今,这些法律条文已成为我们日常处理退役军人相关事务的‘指南针’。”
在强化自身法治素养的同时,普法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省、市、县、乡、村各级服务中心(站)统一配备法治宣传资料,设立法律咨询窗口,让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直达基层,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秋收时节,乡村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村籍退役军人送去量身定制的法律服务。
把普法课堂搬到身边
普法工作不仅要入耳,更要入心。在朔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几位老兵正津津有味地观看普法微视频。视频以真实案例为蓝本,通过情景再现生动解读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法律知识。
为了让普法更接地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创新推出“文艺+普法”模式,组织创作《猛虎连报到》《今天去登记》《送锦旗》《家的温度》《为你出征》等退役军人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用“兵言兵语”讲述法治故事。“我们不仅要让退役军人听懂法律,更要让他们喜欢听、记得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孙宏春表示。
重要时间节点成为普法“黄金窗口”。在丰收季节,各地紧抓中秋、国庆契机,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退役季举办“法治第一课”专题讲座……这些活动既保持法治宣传严肃性,又充满司法温暖。
把法律服务送进心坎
普法成效最终要体现在服务提升上。去年秋天,退役军人张勇遇到烦心事。他在务工时受伤,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医疗费用。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点开了“法润老兵”微信小程序。令他惊喜的是,当天就有律师志愿者主动联系,帮他成功维权。
“这个‘法润老兵’太给力了——不仅帮我解决了问题,还刷新了我对法律的认知,真的很感谢!”退役军人张勇激动地说。“法润老兵”微信小程序上线两年来,累计受理法律服务事项1.28万件,被广大退役军人誉为随身携带的“法律顾问”。线上服务便捷高效,线下网络同样完善。全省129个法律帮扶援助工作站、20496个乡村联络点如繁星点点,织就覆盖城乡的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网。
“咱们这‘法润老兵’真的不收律师费吗?我的案子在海南三亚,也不收律师费?”最让山西籍退役军人杨兵暖心的是,身在异乡也可以享受“法润老兵”专项行动提供的公益法律服务。“我们选聘既熟悉退役军人政策法规,又精通涉法纠纷实务处理,还具有公益事业情怀的律师志愿者,以专业人力资源队伍保障‘法润老兵’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确保退役军人合法权益诉求能够及时回应、专业应对、高效办理、妥善化解。”孙宏春介绍。
把法治种子撒入心田
近年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立足“抓前端、治未病”,着眼“以我管、促多管”,联合多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打破部门壁垒,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守护荣光》《相信种子》等“法润老兵”退役军人法律服务案例选编的出版,为全省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提供了生动教材。
“这100个案例就像‘法治宝典’,收录的都是发生在退役军人身上的真实案例,对我们基层服务站的工作特别有帮助!”长治市屯留区丰宜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常亚璞兴奋地告诉记者。
扎实工作结出丰硕成果。近年来,“法润老兵”专项行动交出亮眼成绩单:累计挽回经济损失905.331万元,收到锦旗19面、感谢信3封。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众多退役军人的认可与支持。在运城市,退役军人阎晓波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宅基地纠纷后,主动担任普法志愿者——“咱们这个专门服务保障退役军人的‘法润老兵’,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国家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我跟其他人说,我这么小的案子还指派了专业律师帮我代理,而且非常尽职尽责,他们都不相信。这次回去我要把这个调解书让他们亲眼看看,也给他们好好宣传一下咱们‘法润老兵’。”
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刚刚咨询完合同纠纷的退役老兵王新章感慨道:“以前遇事总想找关系、托人情,现在首先想到找法律。”这句话道出普法工作最深刻的改变——从“找人”到“找法”的观念之变。
“法润老兵”专项行动连续两年入选省级“法治为民”实事项目。如今,这项行动不仅解决具体法律纠纷,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法治土壤。当“遇事找法”成为自觉、“依法维权”成为习惯,法治才能真正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每一次成功的法律服务,都是一次生动的普法实践。冯征表示:“‘法润老兵’让法治精神在退役军人心中落地生根,我们将持续深化这一品牌建设,让法治之光照亮每一位退役军人的前行之路。”
山西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邢晓瑞
编辑:姚致宇
责编:刘 甜
审核:樊永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