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官网截图
9月1日,国家标准委员会官网显示,国家标准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促进工业母机产品质量提升和设备升级换代,以高水平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制修订标准不少于300项,牵头制修订不少于5项相关国际标准,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标准供给结构更加优化。江苏工业母机行业现状如何?在全国地位如何?一起来了解一下。
加快高端工业母机、高档数控系统、高性能功能部件、先进制造工艺、关键核心零部件等标准研制,部分关键标准适度领先于产业发展平均水平,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有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先进适用标准,形成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标准成果的常态化衔接机制,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联动更加紧密高效。
到2030年,适应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全面形成,标准的技术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持续跃升,以标准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能全面显现,减材等材制造标准整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增材制造标准水平达到世界领先。
《方案》指出,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是支撑工业母机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标准群,通过标准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的映射,实现相关标准与技术、产品、服务的“软联通”。
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主要由基础通用、设计配套、制造装备、制造工艺、检验检测、行业应用6个层次,由34个大类、17个小类内容组成,并根据工业母机产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方案》显示,当前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快关键急需标准研制、推动成系列标准制修订、强化交叉融合领域标准研制、加快提升我国标准国际化水平。
记者了解到,江苏工业母机行业现状良好,在产业规模、企业数量、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工业母机研发和生产基地。江苏是我国机床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拥有基础部件、功能部件、工具附件、控制系统、整机制造和成套装备集成等6大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涵盖切削机床、成形机床、特种机床、增材制造装备等4大领域。
目前江苏形成了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其中,苏州拥有科德数控(苏州)、纽威数控等龙头企业,配套企业超500家;常州拥有工业母机规上工业企业超270家,产业规模超400亿元,拥有埃马克、乔治费歇尔等国际知名企业。
江苏主动对接国家工业母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将工业母机纳入“1650”产业体系重点培育,推出工业母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平台建设、产品推广应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兢 视频 : 徐兢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