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成都8月27日电 (赵祖乐)8月26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简称 “省消委会”)与四川省成都市律政公证处(简称“律政公证处”)正式签署《公证提存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四川在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赔偿金管理领域引入公证提存机制,通过“司法公证+公益维权”的协同模式,破解赔偿金存放管理难题,为全国消费维权领域探索规范化、透明化的赔偿金管理路径提供“四川样本”。
随着公益诉讼案件数量增多,赔偿金的存放、管理与赔付环节的痛点逐渐凸显。为落实《四川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要求,省消委会探索公证提存账户管理,制定《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赔偿金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明确赔偿金“依法使用、公开透明、专款专用、严格监管”的管理原则,并通过与律政公证处的合作,将公证提存机制深度融入赔偿金管理全流程。
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围绕三大核心领域开展合作:在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公证事务方面,律政公证处将为公益诉讼证据(如侵权事实、消费记录)提供保全公证;在赔偿金管理公证事务方面,律政公证处设立专属提存账户,代省消委会接收、保管赔偿金,并严格按照《管理办法》执行收取、划转、支出流程;在公益性消费维权活动服务方面,公证处还将为受害消费者集中救助、公益物资赠送等活动提供现场监督公证。
“此次合作的核心是实现赔偿金‘一案一委托、一案一清零’的闭环管理。”省消委会秘书长闫光耀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未来省消委会将把该框架协议作为证据提交至审判机关,请求在裁判文书中明确赔偿金公证提存方式;律政公证处将对每起案件的赔偿金实行专账单独核算,确保资金流向可追溯、可监督,让受害消费者更便捷地获取赔偿。律政公证处党委书记周鲲则承诺,将指派专人建立“绿色通道”,优先处理公益诉讼相关公证事项,严格保密消费者隐私信息,最大限度降低公益维权成本。
据悉,此次引入公证提存机制管理消费公益诉讼赔偿金,在全国消协组织中尚在探索,鲜有成功实践案例。双方均表示,将在后续实践中共同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持续优化流程,以规范化的赔偿金管理提升公益诉讼公信力,为四川打造舒心安心的消费环境、释放消费潜能注入新动能,也为全国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赔偿金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四川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