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旗下三家出版物——《读卖新闻》(东京版)、《读卖新闻》(大阪版)和《读卖新闻》(西部版)——于8月10日向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AI公司Perplexity未经授权使用其新闻文章和图片。
继读卖新闻集团提起诉讼之后,日本另外两家新闻巨头——朝日新闻社和日本经济新闻社也提起了诉讼,声称美国AI企业损害了新闻社的信誉,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第2条第1项第21号)。
原告要求Perplexity停止侵权行为,并“分别赔偿”21.7亿日元(约1500万美元)。这是日本主要媒体首次对西方AI公司提起此类诉讼。据世界新闻出版协会(WAN-IFRA)公开的数据:
《读卖新闻》是日本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也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印刷报纸之一,日均发行量达700万至900万份,每天的早报版发行量为1001万份。诉状指出:美国Perplexity公司在2023年2月至6月期间未经许可抓取。
并复制了《读卖新闻》网站上的119467篇文章,并向用户提供与原文内容相似的摘要答案。《读卖新闻》认为此举违反了日本《著作权法》,报社要求按每篇文章16500日元(约合110美元)的标准计算赔偿金。
日媒报道称,赔偿金额可能随着进一步调查(也就是若发现更多文章被未经许可复制)而增加。报社还主张,Perplexity提供未经授权的内容导致其网站流量下降,广告收入受损,也要赔偿。
Perplexity在回应中表示,“对在日本引起的误解感到抱歉”,并强调“高度重视此事”,承诺“确保出版商和记者从AI时代的新商业模式中受益”。
这无疑是内容版权拥有者对AI的强力一击
南生认为:日本新闻巨头起诉美国AI公司Perplexity,无疑是传统内容产业对AI技术无序扩张的一次强力反击。这不仅是法律层面的争议,更是对AI时代内容价值分配规则的重新定义。
Perplexity被指控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复制并存储了大量受版权保护的新闻文章;同时还认为Perplexity提供的AI摘要可能不准确,未能忠实反映原始文章内容,这不仅损害了原媒体的声誉,也侵犯了其商业利益。
此外,新闻出版商担忧,AI引擎直接提供摘要会减少用户访问原始新闻网站的流量,从而动摇其依赖广告和订阅收入的商业模式。诉讼的结果,可能会为AI公司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合作模式树立新的规范,推动形成更公平的价值分配体系。
总之,这场诉讼也凸显了全球内容产业与AI技术公司之间日益紧张的版权矛盾。随着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如何在不侵犯原创者权益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训练数据,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日本媒体的诉讼行动可能有助于推动建立更明确的AI版权规则,迫使科技公司重新审视其内容获取方式。未来,AI企业或需与内容提供商建立公平合理的授权合作机制,而非一味采取"先使用后协商"的策略。
这起案件最终可能成为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标志性判例,为AI技术与内容创作产业的共生发展确立新标准。只有在尊重原创价值的基础上,技术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进步。
理想状态下,AI公司与媒体应走向合作共赢
此案之所以备受关注与争议,是因为它可能成为界定AI企业在日经营行为合法边界的重要测试案例——是坚持对抗与不合作,还是试图通过建立可持续的内容授权机制,探索"AI技术+优质内容"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应该是后者吧!AI公司可向专业媒体支付合理的内容使用费用,或通过广告收入分成模式实现利益共享;媒体则可借助AI技术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和传播精准度,开拓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
这种合作不仅能够保障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也能为AI发展提供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基础,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换言之,只有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技术创新与内容创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生态的健康发展与繁荣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