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就有分权而治的制度,从整体上设计似乎并没有什么大的缺陷,而一旦实行起来就会以失败告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古代制度有权力制衡,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从秦始皇开始,就有行政、监察和兵权的各自独立与相互牵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足鼎立。看似分权了,实际上权力已经过分集中到某些人手中,而且是专治体制的一种安排,没有涉及对皇权的制约。虽然春秋战国时期有孔孟思想的流行,儒生要劝君主讲求仁义,用仁义来治理天下,已经有一定的进步思想,起码让仁义超越了权力系统,但没有任何一个君主采纳他们的意见。虽然后代有了儒家的学说统治天下,但这样的学说已经不是纯粹的孔孟学说,而是经过统治阶级改造之后形成的一种有利于统治的学说,剔除了民主主义思想,强化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等级制度,最终要让老百姓认命,而不会分权而治,更不会给于老百姓话语权。魏晋实行三省六部制,实际上已经从制度上开始分权而治。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这一制度到了隋唐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三省长官同为宰相,最高行政首脑被一分为三。到了明代,朱元璋打了天下,继承了蒙古人留下的行省制度,担心如此大区域的地方长官尾大不掉,就改掉元代的中书省体制,变为三司并立,主管民政、财政的布政史司,主管行政和监察的按察使司和主管兵政的都指挥使司。三司平级,各不相属。不仅事权分割而交叉,而且还在制度安排上鼓励各司长官互相纠弹,以收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之效。
制度层面的设计总是好的,但真正实行起来就没有那么理想。秦始皇时期的权力分割是专制制度的一种设计,最终权力集中到少数人手中,皇权不受限制。而到了魏晋时期,虽然实现了分权而制,但权力集中在门阀士族手中,他们平时互相勾结,最终权力仍然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到了明朝,虽然三司相互牵制,也可以相互监督,但彼此闹翻的时候就会挟私报复,更多的情况是有捞好处的时候彼此心照不宣,相互勾结;有难办事务的时候,互相推诿,用脚说话,踢皮球。行政分权的结果不仅没有造成行政效率的提高,反而造成了极低的行政效率,而且地方官营私舞弊的现象随处可见。到了清代,集权的制度再次出现,甚至回到了老路上,并不能实现真正的分权而治。只要有权力,统治阶级就会抓在手里,不会让老百姓获得权力。即便有了所谓的民主思想,统治阶级也不会接受,倘若真的不能控制民主思想的发展,就要改变民主制度,用代议制民主取代真正的民主,或者用宪政民主来取代真正的民主,也就是统治阶级操控下的民主,代替真正的民主,不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统治阶级会强调人民的概念,认为人民是最伟大的,但人民只是一个群体概念,人民的个体却没有话语权,而统治阶级的官员可以代替人员说话,就等于成了人民的代表,最终权力在握,再也不肯撒手。古代的官员一旦掌握权力,就会互相勾结,不但结成巩固的利益共同体,而且会搞利益输送,会共同谋取更大的利益。官场运作的通行证是银子,而关系只是建立在银子之上的。官员要想尽各种办法搜刮银子,送给上级之后就可以升更大的官,搜刮更多的银子,甚至能够做到朝廷大员。各级官员层层加税,已经成了事实,而皇帝无法清除这种现象,最终皇帝和官员形成巩固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压榨农民,而且要保证绝大多数的人成为农民。如此一来,古代的行政分权制度只是在统治阶级内部的分权,而不会把权力分给劳动人民,更不会让人民来监督。并不是古代没有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也不是人民不想迫切改变自身的处境,而是权力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统治阶级的皇帝和官员不想改变现状,也不想引入西方的民主思想,于是就有了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有了关起门来我伟大的思想,最终做起了天朝上国的美梦。
中国古代的官僚派系纷纭,他们对于官场的总体利益一向都是非常清楚的。虽然他们姓氏各异,帮派不同,但都属于上流社会,没有官就谈不上绅,没有做官得到的利益就构不成上流社会。不管社会怎样变化,上流社会始终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而且在制度运作过程中始终掌握权力,即便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权而制,也仍然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分权,而不是把权力分给劳动人民。在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内部,权力系统始终掌握着优质资源,不肯分给劳动人民,越是这样,中央政府越要严格控制地方势力,而地方政府又容易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很容易产生腐败。在农耕文明的社会,不讲效率是正常的,只要维持现状就可以保证统治阶级源源不断地从民间赚取钱粮。老百姓接受了愚民的封建礼教思想,也接受了封建迷信思想,认为自己受压榨、受剥削是命运所致,只有吃不上喝不上的时候,才会想到反抗,而这个时候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了,不但没有粮食可以吃,而且没有任何话语权,即便被杀掉,也只能自认倒霉。官员借助剿匪的机会杀良冒功,肆意欺压老百姓,掠夺民间财富,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正当性,其实就是背靠权力系统来完成的,却不会受到皇帝的制裁,或者说连地方官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即便知道,也不会制裁他们,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毕竟权力掌握在他们手中。
古代行政分权制度是有的,但这种分权只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分权,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也不会真正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是形成了沆瀣一气的关系,形成了互相争斗,最终统一于利益共同体的关系,至于老百姓的监督权以及话语权,早就被统治阶级漠视了,当然也就没有了。
上一篇:南海开渔,无惧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