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前分红6000万元。
作者|刘德福
编辑|刘钦文
当富士胶片的复古胶卷在社交平台刷屏,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单品时,很少有人知道,这家以影像技术闻名的企业早已在医疗领域深耕多年。在日本东京的高端诊疗中心里,富士胶片生产的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正为患者提供精准的病灶诊断,而支撑这些设备高效运转的核心部件——超导磁体,部分则来自中国供应商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信超导”)。
如今,这家深藏于全球医疗产业链核心的 "隐形冠军" 即将迎来资本市场的检阅:据上交所公告,健信超导科创板IPO将于10月21日进入上会审核阶段。
作为富士胶片的核心合作伙伴,健信超导的产品早已通过前者的设备遍布全球医疗场景。而在我国西部的县级医院,同款核心部件支撑的设备不仅运行稳定,更因维护简便、成本可控,让当地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就能享受高端影像检查。
IPO背后,公司两年估值从15亿狂飙到34.6亿,相当于每天增值近270万元。但翻开账本,2024年营收不增反降,超七成收入绑在5个客户身上,IPO前分红6000万元。如今带着 “高估值” 冲刺IPO,这到底是技术神话,还是资本游戏?
01
富士胶片为第一大客户,
年入4亿
健信超导专注于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超导磁体、永磁体和梯度线圈。在上述领域,公司已实现规模化制造,确保了国产MRI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并推动了国产超导磁共振产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健信超导在产品矩阵上涵盖了1.5T零挥发超导磁体、1.5T无液氦超导磁体、3.0T零挥发超导磁体和开放式零挥发超导磁体等多个型号。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4年公司在全球MRI设备超导磁体市场的市占率位居第五、国内第二,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超导磁体供应商。此外,公司在永磁体领域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MRI设备永磁体供应商。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的前五大客户包括富士胶片集团、万东医疗、GE医疗等,其中富士胶片集团常年位列第一大客户,2022年-2024年带来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4.2%、44.2%和42.71%。“富士胶片集团使用的超导磁体主要由健信超导提供。”健信超导表示。
此外,五大客户中的GE医疗还是股东身份。2023年3月20日,GE医疗下属公司通用电气(杭州)以4651.65万元认购了健信超导新增的390万注册资本,对应的持股比例为3.1%。推算出彼时的估值约为15亿元。
成为股东后,GE医疗在2024年出现在了健信超导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之列,以8.88%的收入占比位列第三。
GE医疗包含通用电气(天津)等公司。招股书披露,通用电气(天津)与健信超导之间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期限为2023年3月21日至2026年3月20日,而协议的开始时间恰与通用电气(杭州)增资时间一致。
图源:《招股书》
而到了此次IPO时,根据健信超导的《招股书》,本次IPO拟发行股数为4192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募集资金为8.65亿元。根据这些数据,公司此次IPO的估值约为34.6亿元。以2024年预计净利润0.56亿元为基础,计算出的市盈率(PE)约为62倍。
也就是说,健信超导的估值也从GE医疗入股时的15亿元,迅速攀升至IPO前的34.6亿元,估值两年时间上涨130.67%。
但健信超导的业绩表现并未发生与估值匹配的巨大变化。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59亿元、4.51亿元和4.2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35亿元、0.49亿元、0.56亿元,营收甚至还出现了下降。
根据最新的Wind数据,截至2025年5月14日,医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行业的平均PE约为27.0285倍。
02
超七成收入来自五大客户,
IPO前分红6000万
从前五大客户的营收情况不难看出,作为MRI设备零件供应商的健信超导,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现象,前五大客户占比超过70%。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公司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3.75% 、76.68%、79.62%。相比之下,联影医疗、奕瑞科技和康众医疗2024年的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10.61%、18.97%和33.36%。
这种客户结构与MRI 设备市场的高度集中形成叠加效应。根据行业机构医装数胜的研究数据,2024年,西门子医疗、联影医疗、GE医疗、飞利浦前四品牌市场集中度(CR4)从上年的88.79%升至93.33%,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头部集中,这也意味着其他设备厂商要在剩下的份额中寻求生存空间。
从公司的前五大客户情况来看,CR4仅有GE医疗在2024年出现在了公司重要客户之列。
此外,尽管公司在永磁体领域全球市占率居前,并在无液氦超导磁体实现技术突破。但其24.94%的毛利率水平,较行业均值45.17%低出了超20个百分点。
图源:《招股书》
在这背后,健信超导2022年-2024年,研发费用率为5.66%、5.43%、6.5%,仅为行业均值14.44%、14.41%、18.36%的三分之一。
图源:《招股书》
财务层面。2022-2024年,健信超导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两度为负,分别为-3675.73万元、6983.15万元和-2060.27万元,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难以覆盖日常支出。
但同期公司累计现金分红5999.89万元,占三年净利润总额的43.12%。
《招股书》显示,健信超导的创始人、控股股东为许建益,目前直接持有公司41.51%股份。
此外,许建益的女儿许卉及儿子许电波,各自直接持有公司4.36%股份,许卉通过凯方投资、启益投资分别控制公司4.84%、4.84%表决权。三人合计控制公司59.92%表决权。
还有许建益的妹夫赵吉明持有健信超导8.72%的股份,赵吉明的弟弟赵渭敏持有1.74%的股份。
按70.34%的持股比例计算,许建益家族三年间累计获得4220.32万元分红。
一边是经营性现金流紧张,一边是持续分红,此次IPO募资,公司拟募资8.65亿元。9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2.75亿元用于年产600套无液氦超导磁体项目、2.6亿元用于年产600套高场强医用超导磁体技改项目、2.4亿元用于新型超导磁体研发项目。
不过,在监管两轮问询后,健信超导又取消了9000万元的补流计划。
从富士胶片的跨界转型,到健信超导的技术突破,这条供应链上的合作展现了全球医疗设备产业的新生态。当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胶片摄影的复古情怀时,他们可能不知道,同一家公司的医疗设备正依靠中国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诊断服务。
但资本市场不看情怀。你对健信超导还有何了解?欢迎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