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前高管带微亿智造冲刺IPO,超5亿账款待回收,百度已套现离场
创始人
2025-10-17 22:22:57
0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星空

编辑 | 王亚静

美编 | 邢静

审核 | 颂文

2025年的工业智造赛道,“具身智能”正从概念热潮转向产业化落地的关键节点。市场也同步给出热烈回应——全球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将超过8万亿元,中国作为核心市场之一,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市场将超过2.5万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3.6%。

在这样的行业风口之下,常州微亿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亿智造”)在近日递交了赴港上市招股书,试图摘下“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的桂冠。

招股书显示,微亿智造在财务数据上展现出一条向上的增长曲线——收入从2022年的2.21亿元增至2024年的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4.8%,并且利润在2024年成功扭亏为盈。

不过,在这条高增长曲线背后,微亿智造同时也面临着现金流持续为负、应收账款超过5亿元、百度提前清仓退场等问题,这也给微亿智造冲刺IPO平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1、从AI质检到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龙头,IPO前百度退出

微亿智造的创业故事要从2018年8月说起。

当时,潘正颐刚从法国跨国公司卡苏的中国子公司上海卡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卸任总经理不久,他看到了中国工业自主研发的潜力,于是创办了微亿智造。

其实,潘正颐并没有很强的技术背景,他2007年和2014年曾获得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和区域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到2006年,曾在上海粮油仓储有限公司东沟粮食仓库工作;2007年到2010年,曾在上海漫步创媒广告有限公司工作,此后又任职于欧艾斯设施管理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丹麦后勤服务企业在中国的子公司。

潘正颐过往的工作经历涵盖了粮食仓储、媒体广告、后勤服务以及畜牧生物等多个领域,主要在财务和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创业之初,潘正颐带领微亿智造主要从事AI质检业务,通过AI+机器视觉技术切入工厂智能化改造市场,用技术的方式提升工厂的质检效率。

转折点出现在2022年底。2022年12月,微亿智造收购了钉钉前副总裁张志琦创办的智云天工,同年12月,潘正颐开始担任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在2023年1月,张志琦出任微亿智造的董事会主席。据悉,在2021年创办智云天工之前,张志琦曾先后在百度云担任副总经理、阿里钉钉担任副总裁。

IPO前,张志琦、潘正颐以及常州阿思菲思作为一致行动人士共同控制微亿智造35.54%的投票权。其中潘正颐控制约19.62%的投票权、张志琦控制约15.92%的投票权。

在张志琦加入之后,公司战略重心也从“AI质检”变为“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EIIR)”。

(图 / EIIR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区别(「创业最前线」制图))

2023年,微亿智造打造了自有的人机交互模型训练平台,并在2024年推出了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同年推出了工业级具身智能机器人“创TRON”。

2024年,微亿智造以约2.72亿元的收入规模,位列中国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商第一名,其营收规模超过行业第二与第三名之和。

(图 / 招股书)

在融资方面,早在2019年10月,微亿智造就获得了百度在线的A轮投资,此后江苏拓邦、青枫云港、中鼎天盛、钟楼投资、工业母机基金、深圳创新资本等机构相继入股。

在2022年之前,百度在线一度是微亿智造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0.34%。直到2022年7月,百度在线转让部分股份,套现7200万元,其剩余4.34%的股份最终也在2025年5月份全部清仓。

在微亿智造冲刺IPO的关键时刻,早期投资方百度却选择清仓撤退,难免引发市场遐想。

2、经营现金流持续承压,超5亿款项待回收

招股书显示,微亿智造的财务数据呈现“高增长、低盈利”特征。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微亿智造的营收分别约为2.21亿元、4.34亿元、6.00亿元及4.12亿元。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同比增速分别约为96.1%、38.3%、187%。

(图 / 招股书)

同期,微亿智造的净利润分别约为-9201万元、-1.14亿元、1561.2万元及668.9万元。尽管2024年微亿智造已经实现扭亏为盈,但综合看过去3年半的表现,微亿智造的累计亏损仍有1.83亿元。

从具体业务线看,微亿智造拥有EIIR产品、AI赋能的智能化产品、模组类产品三大业务线。

(图 / 微亿智造的三大业务线(截图来自招股书))

报告期内,微亿智造的EIIR产品营收分别约为3382万元、1.14亿元、2.72亿元及2.21亿元。该业务线的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15.3%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53.6%,已经成为公司最核心的业务线。

(图 / 招股书)

(图 /「创业最前线」制图)

从2022年到2025年上半年,其AI赋能的智能化产品营收占比从42.5%降至26.7%。此外,模组类产品的营收占比从14.6%缓慢增至18.8%,其他业务的营收占比则从27.6%降至0.9%。

以此来看,微亿智造在收购了智云天工之后,业务线重心发生了明显变化,且产品线更加聚焦。

在微亿智造三大业务线中,EIIR产品是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报告期内,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45.7%、47.9%、55.1%及54.1%,这为公司的扭亏为盈奠定了基础。

不过,微亿智造的盈利能力仍然较弱,2024年净利率为2.6%、2025上半年为1.6%,表明公司仍处于“微利”状态。

尽管微亿智造从2024年起净利润已实现转正,但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58亿元、-1.05亿元、-1.54亿元、-1511.2万元,“造血能力”不足。

不过,微亿智造的现金储备仍然快速增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1411.7万元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3.44亿元,主要依赖融资支撑。未来,若公司的港股IPO遇阻,无法获得更多融资,其资金链也可能迅速紧绷。

(图 / 招股书)

造成这一现象背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微亿智造的应收账款高企,收入未真正转化为现金流。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分别约为1.72亿元、3.87亿元、6.15亿元及5亿元。

其中,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的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金额均超过了同期的营收。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虽然降至5亿元,但仍占同期营收的121.4%。

不仅如此,微亿智造的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有增长趋势,报告期内分别为165天、229天、319天及254天。

尽管微亿智造表示在2025年上半年已经加强了收款力度,但5亿元待回收款项的规模仍然不小,未来仍需要加强收款力度。

3、客户、供应商存在集中风险,先进GPU采购或受影响

如果说现金流是微亿智造的“内伤”,那另一重隐忧则藏在供应链的“命门”里。

招股书披露,微亿智造存在客户与供应链“双集中”的风险。

截至2025年6月30日,微亿智造已将业务拓展至超过200家各类行业客户,涉及行业包括3C电子、汽车制造、新能源、快消品及半导体等。

在报告期内,微亿智造的大部分营收来自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分别约为1.31亿元、2.27亿元、1.7亿元、及1.71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59.1%、52.4%、28.3%及41.6%。

在供应链端,微亿智造在报告期内向五大供应商采购的数额分别约为1.02亿元、2.03亿元、1.86亿元及2.18亿元,分别占采购总额的74.2%、64.1%、46.6%及61.7%。其中,对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总采购额的比例分别为46%、16.4%、12.6%、26.9%。

微亿智造在招股书中直言:“我们依赖的供应商及服务提供商数目有限,使我们容易承受供应商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上半年,微亿智造对GPU供应商的依赖度明显升高。

2022年到2024年,微亿智造的前五大供应商均以算力服务及质检设备供应商为主,但在2025年上半年,在前五大供应商中,有3家是GPU服务器及算力服务供应商,另外两家分别是算力服务及质检设备供应商、智能生产线供应商。

(图 / 招股书)

微亿智造在招股书中表示,对高性能计算硬件(如先进GPU)的依赖,使公司面临因国际出口管制引致的潜在供应链中断风险。

微亿智造披露,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502家供应商,其中“其他地区及海外”的供应商数量为91家,占比18.13%。

(图 / 招股书)

尽管微亿智造的招股书并没有披露先进GPU的供应商,但考虑到宏观环境的变化,国际出口管制的风险近期的确有所升高。

此外,微亿智造从2025年正式启动了海外业务拓展战略,准备打入欧美市场。此次IPO,公司计划将部分募资金额用于建立本地化的海外销售及服务网络。

据悉,微亿智造计划在美国、欧洲及日本等地建立直接销售业务,招募本地销售团队以及建立区域交付中心。

只不过,微亿智造虽凭借技术差异化暂居国内EIIR市场份额第一,但能否在海外市场复制国内经验,仍是未知数。

更何况工业机器人领域竞争激烈,发那科、库卡等国际巨头,以及埃斯顿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等国内企业均已加速布局,微亿智造未来仍有“硬仗”要打。

综合来看,微亿智造拥有豪华的创业团队、前沿的技术和靓丽的营收增长曲线。但早期股东百度的提前退场、现金流承压、供应链风险等问题,同样揭示了微亿智造的脆弱性。

在工业智能的黄金赛道上,张志琦和潘正颐未来仍需带领微亿智造尽快破解回款难题、降低供应链依赖,并向资本市场证明其盈利模式的可持续性。

IPO远不是这家公司的终点,倒更像是一个验证其商业价值的“价值关口”。

*注:文中题图来自界面图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指数多日回调后或迎较好布局机会... 本周,中证A50指数下跌2.2%,中证A100指数下跌2.4%,中证A500指数下跌3.3%。 有分...
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ETF今日... 统计显示,中证科创创业5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1.85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3.21亿元,环...
上证18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 统计显示,上证180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2.76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7621.00万元,环比...
企查查闯关IPO:数据生意的合... 2025年10月10日,企业信息查询服务商企查查向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提交了招股说明书,并获得受理。这...
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ETF今... 统计显示,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ETF今日合计成交额1.97亿元,环比上一交易日增加6846.49万...
恐慌中找良机,从年度级别看化工... 一、今日市场回顾 股市今日大幅回调,所有主要指数均收跌,所有板块均收于水面之下。高股息股表现出色而成...
科技板块短期承压,关注科创板5... 本周,前期涨幅较多的科技板块普遍迎来回调,光刻机、铜缆高速连接、CPO、先进封装等跌幅居前,指数方面...
创业板ETF(159915)迎... 今日创业板指数下跌3.4%,创业板ETF(159915)全天净申购超1亿份。从周维度看,创业板整体呈...
创新药出海黄金时代,科创板抢占... 为持续向投资者普及ETF基础知识,招商证券携手十大基金公司,联合全景网共同举办2025年招商证券“招...
港股科技板块回调引资金关注,恒... 本周港股市场整体震荡回调,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超450亿港元,指数方面,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下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