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馆老板直播称顾客为“七匹狼” ,违法吗?律师解读→
创始人
2025-08-21 08:46:06
0

近日,“三女带四孩续面”事件持续发酵,甚至牵连到了服装品牌“七匹狼”。

8月16日,续面事件中,面馆老板在视频中“阴阳”7名顾客为“七匹狼”。18日晚间,多名网友涌进服装品牌“七匹狼”的直播间,让“七匹狼”起诉面馆老板,并称“不起诉不买衣服”,客服呼吁网友保持理性。

8月19日,@七匹狼 发布“七匹狼关于近期舆论事件的声明”,表示对于网友在直播间的热情留言深表感谢,同时也呼吁大家理性讨论,将焦点回归产品和服务。

此前,面馆老板因续面问题发布顾客马女士及孩子视频,其称顾客“消费70余元”等说法被马女士140余元账单驳斥。8月15日,双方经街道办调解签订和解协议。

次日,马女士表示,她和面馆老板和解后,其承诺此后不在网上发布相关视频内容。不过,马女士发现面馆老板事后依然在直播间“阴阳”自己和孩子,因此拒绝和解,称将起诉。

据媒体最新消息,日前,该面馆老板发视频向网友道歉称自己没控制好情绪,言行举止过激,同时还承诺会继续无限续面。

受续面事件影响,涉事面馆自8月18日夜间起暂停营业。面馆老板的短视频账号“卷王老霍记”已更名,团购信息下架,商家认证消失,该账号还被标注“禁止关注”。

那么,面馆老板在直播间称顾客为“七匹狼”违法吗?是否构成侵犯顾客名誉权?从名誉权侵权角度,面馆老板的行为是否导致七匹狼品牌社会评价降低?面馆老板后续直播提及该事件是否构成违约?可能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一起来看《法治日报》律师专家库成员、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权益合伙人、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金融法学研究中心主任陈燕红的专业解读。

1、面店老板在直播间称顾客为“七匹狼”,违法吗?是否构成侵犯顾客名誉权?若言论涉及未成年人,法律对此作何规定?

陈燕红:结合事件背景,“七匹狼”显然带有贬义,暗含对顾客“过度占便宜”的负面评价。该言论传播后,导致顾客被网暴,其中马女士因身心受影响住院,未成年人也可能面临心理伤害,客观上降低对当事人的社会评价。从法律规定来看,这种行为可能构成违法。

面馆老板的行为可能构成对顾客名誉权的侵犯。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明确,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霍先生用侮辱性词汇贬低特定群体,主观有过错,且行为与顾客被网暴的损害后果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符合名誉权侵权的构成要件。

若言论涉及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则更为严格。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第四十九条规定,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涉及未成年人事件应当客观、审慎和适度,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本案中,言论关联4名未成年人,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长期影响。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还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指出,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可处拘留或罚款。涉及未成年人时,情节认定更严格,处罚可能加重。

2、面馆老板用“七匹狼”戏称顾客这一行为,从名誉权侵权角度来看,是否可能因贬损商誉构成不正当竞争?如何界定面馆老板的行为是否导致七匹狼品牌社会评价降低?

陈燕红:从名誉权侵权角度来看,面馆老板用“七匹狼”戏称顾客这一行为,不太可能因贬损商誉构成不正当竞争。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行为。面馆老板称顾客为“七匹狼”,主要是在表达对顾客续面行为的不满,并非扰乱市场秩序,针对同行业其他经营者实施旨在获取竞争优势的行为,他与七匹狼品牌所属企业不存在直接的商业竞争关系。从行为动机上,没有证据表明面馆老板有通过这种称呼打压七匹狼品牌,进而为自己的面馆经营谋取竞争利益的意图。面馆老板的行为不符合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构成要件,所以从名誉权侵权角度,难以认定其因贬损商誉构成不正当竞争。

对于是否导致七匹狼品牌社会评价降低的界定,要依据多方面因素。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判断七匹狼品牌社会评价是否降低,需看是否存在实际损害事实。从传播范围来看,若面馆老板言论经大量传播,使得众多消费者知晓并因此对七匹狼品牌产生负面联想,如在网络上出现大量因该事件关联七匹狼品牌的负面评价,影响到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可视为有损害事实。从市场反馈角度,若一段时间内七匹狼产品销量因该事件出现明显下滑,或品牌相关搜索热度中负面评价占比大幅增加,也可作为品牌社会评价降低的参考依据。就目前已知信息,网友虽聚集施压,但尚未形成明确的市场损害数据,仅显现出对品牌名誉潜在的负面影响,可作为判断社会评价受影响的参考因素。

3、双方曾签署调解协议,约定商家不再发布相关内容,面馆老板后续在直播间再次提及该事件,是否构成违约?可能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陈燕红:从现实情况来看,若调解协议中明确限制商家在直播等公开场合讨论此事件,那么商家的行为大概率构成违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一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街道办调解虽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但实践中参照类似规则处理。只要调解协议满足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这些条件,就具备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约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协议。

商家若构成违约,可能承担多种法律责任。首先,需承担违约责任。若调解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商家要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即便没有约定违约金,若因商家违约给顾客造成损失,如因商家直播再次引发网暴,导致顾客精神痛苦,产生额外医疗费用等,商家需赔偿顾客的直接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其次,顾客有权要求商家继续履行调解协议中约定的义务,即停止在直播中提及该事件。若商家拒不履行,顾客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调解协议,法院经审查调解协议合法有效后,会强制商家履行义务;此外,商家违约行为还可能面临司法处罚,法院可视情节对商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以维护调解协议的严肃性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完善的当下,商家这种不履行调解协议的行为,还可能影响其在商业活动中的信用评价,增加未来交易成本和难度。

作者|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婵婵

来源:法治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金融法院涉外纠纷调解书获域... 钛媒体App 8月21日消息,据悉,开曼群岛大法院日前在审理一起涉中国企业跨境申请保全与执行纠纷时,...
“百万美元抽奖”涉嫌诱导选民 ... 中新网8月21日电(记者 张乃月)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20日,美国联邦法官要求马斯克对一起涉及“百...
法律监督职能融入综治“朋友圈” 法治日报记者 董凡超 文/图 “心焦了半年,本以为没希望拿回血汗钱了,直到来到综治中心,检察官和人民...
美政府政策拖累拉斯维加斯旅游业 据美联社8月19日报道,美国著名旅游城市拉斯维加斯市今年夏季接待游客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尤其是国...
昆明一公司人员打伤记者被拘留1... 极目新闻记者 谢茂 8月19日,云南昆明广播电视台春城民生频道栏目发布消息称,当天,该频道栏目两名记...
柳州市委书记:违建轻轨透支人民... 柳州违规建设轻轨项目,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交织,债务问题与腐败问题交织,是大搞劳民伤财“政绩工程”的典...
云南罗平一女子拉泔水喂猪被处罚... 近日,云南罗平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作出的一份行政处罚引发关注,当地一女子收运厨余垃圾用于喂养家里面的生猪...
原创 2... 据报道,泰国国会下议院那257张赞成票砸下来,3.78万亿泰铢的2026年预算案总算过了。别小看这票...
法援案例丨跨省务工遇权益难题,...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鹿青松 随着最后一笔违约金到账,来自四川省的八名木工张某、高某等人的漫长讨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