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镇东北部,石河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这个由原石河村、排塘村合并而成的村庄,下辖30个村民小组,共有968户3012人,其中水库移民212户522人,主要来自东江水库和欧阳海水库,移民人口数量在苏仙区位居第二。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是移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如今,在移民后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石河村完成了从“一穷二白”到“美丽家园”的华丽转身,成为苏仙区移民村建设与发展的生动缩影。
美丽家园换新颜,移民生活更舒心
“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住着别提多舒心了!” 说起石河村的变化,移民们脸上满是笑容。以前道路坑洼,连通外界的是狭窄土路,车辆难行,也没有娱乐休闲的场所;学校坡屋顶漏水严重,影响师生正常上课,并存在安全隐患;水渠年久失修,导致农田有效灌溉率下降,农户只能靠天吃饭。近年来,苏仙区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共投入259万元用于石河村美丽家园项目建设,一系列惠民工程落地生根。新建休闲游园,村民休闲娱乐有了好去处;整修山塘,新建改造水渠,农田灌溉更有保障;改造升级村级活动中心、围栏,硬化村内道路,加固村内护坡,新建陈家组桥等,村庄更宜居,交通更便利;改造学校屋顶,孩子上学没了后顾之忧。
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环境的优化,赢得了移民的高度肯定,极大提升了移民的满意度,增强了移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产业培育添动力,集体经济节节高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移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以前石河村传统农业单一,以低效农作物种植为主,技术落后,丰产不丰收。同时,因缺乏就业机会,使得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苏仙区库区移民事务中心聚焦石河村移民产业培育,通过多点发力,不仅壮大村集体经济,还促进了村内移民返乡就业。现在不仅能在家附近上班,而且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村内移民反映,老人有依靠,孩子有陪伴,挣钱顾家两不误,这才是真正的安稳日子。
2022年,苏仙区库区移民事务中心投入移民资金在石河村实施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6万元。为了让移民切实受益,苏仙区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督促指导石河村出台收益分配试行办法,每年从光伏发电收入中拿出4500元用于走访慰问移民困难户。
2023年,石河村成功引进大户种植烤烟500余亩。为了满足大户烤烟需求,苏仙区库区移民事务中心投入移民资金支持村内烤烟基地建设,完善了石河村烤烟设施设备。同时还投入移民资金支持村内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促进移民蔬菜产业发展。据了解,石河村烤烟、蔬菜基地建成投产后,解决了当地350余人次的就业问题,为移民人均新增年收入2000元,为村集体新增收入12万元。
2024年,村里引进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湘盛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发展烤鱼产业。苏仙区库区移民事务中心投入移民资金支持烤鱼厂房及设施设备建设,并组织石河村集体与公司签订了“一证两协议”,明确了石河村移民按投入的移民资金入股分红,每年村内移民能在烤鱼项目上分红2.4万元。
通过一系列移民产业培育举措,石河村移民产业初具规模,不仅为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也让移民收入逐年增长,移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攀升。
技能培训强本领,移民发展有信心
为提高移民烟叶种植水平,苏仙区库区移民事务中心为石河村开办了烟叶种植与烘烤技术培训班。在专家的指点下,石河村移民种植户个个成为烟叶种烤能手,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也逐年攀升。“培训后我用了专家的‘金点子’,现在烟叶品质上来了,我对烤烟种植更有底气了!”看着那金灿灿的烟叶,石河村移民眼中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向往。
走访慰问传温情,弱势群体受关爱
近年来,石河村村集体收入逐年增长。每年在春节等重要节日,村委会都会从移民产业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走访慰问村内的困难户、大病户、大学生等移民群体。一次次的关心关爱,让移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移民政策带来的温暖和关怀,也让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石河村的蜕变,是苏仙区移民工作成效的体现。近年来,苏仙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科学规划布局移民项目,合理分配移民资金,打造了包括石河村、白溪村、兰王庙村等在内的11个移民美丽家园,扶持了蔬菜、莲花、草莓、葡萄、油茶、烤烟及光伏等规模化的移民特色产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让水库移民真切感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实惠。
苏仙区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利用好 “十五五” 规划编制和二十年移民后扶政策总结评估的时间窗口,全面摸清苏仙区移民村产业资源分布及移民意愿,找准移民存在的突出问题,谋划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移民满意的重点移民项目,为“十五五” 期间的移民工作开好篇、布好局。(陈春良 杨波)
来源:郴州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