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极恶”犯罪,精神病不必然免死
创始人
2025-08-19 17:47:33
0

广东廉江精神病人杀害一家三口案,等来了一审判决——死刑。因患有精神病而只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没有成为免死的理由。

2025年3月27日晚,叶德志携带两把菜刀,杀害同村的叶家一门3人,其中最小的被害人殁年只有1岁11个月。经鉴定,叶德志患精神分裂症,在本案中具有限制刑事责任能力。8月18日,广东省湛江市中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叶德志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近年来,多起“精神病”杀人案引发社会关注:成都27岁女子在家门口被杀害案,武汉某大学副教授在小区内被精神病人杀害案……精神病是不是一个免死的充分理由?

我国《刑法》规定,精神病人“不能辨认或控制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鉴定程序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同时还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就是说,患有精神病的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是应当负刑责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而不是“应当”。

从法理出发,刑罚只能施加于具有自由意志的行为人;但是,精神病人只要还没有完全丧失刑事责任能力,就绝不是“法外之人”,仍要对其罪行担责,只是“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而不是必然从轻减轻处罚,更不是免死金牌。

过往的一些司法实践,可能让有的人有了“误解”,认为只要有精神病就不会适用死刑,哪怕是犯下了滔天罪行。其实,“精神病人免死”并不是刑法的规定,也被多起判决所明确否定。

在叶德志案中,一审法院认为:虽然叶德志作案时属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但其犯罪时对行为的违法性和犯罪后果有明确认识,犯罪手段特别凶残,犯罪情节极其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情形,故不对其从轻处罚。

本案判决传递出了几个重要的司法信号:一、对被告人要实施医学、法学的双重审查,不能以医学诊断代替法律审判,患有精神疾病,不必然没有受审能力;二、在具体个案中,要对被告人的认知能力、主观恶意做出精准的法律定性;三、要合理平衡精神病人的个体权利和社会安全的关系。

依我国的死刑政策,死刑只适用于极恶犯罪,它是对于公民生命权的彻底剥夺,客观而言,死刑是非常残酷的,所以才有着极强的震慑作用。对于没有完全丧失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的加害人,保留死刑,在具体个案中依法准确适用死刑,能对此类精神病人起到必要的威慑作用,有助于修复被暴力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提升公众的安全感。

“不因精神疾病必然免死,不因病情必然轻判”,体现的是人民司法的精准、担当,对每一个公民的生命负责、对每一个案件的公平正义负责,对严重暴力犯罪零容忍:有相当的认知能力、控制能力,再去实施令人发指的犯罪,特别是将屠刀举向幼儿等弱势群体,这属于极恶犯罪,就可以依法适用死刑。从此前的“黄一川案”到本案的司法实践,也在进一步明确“精神疾病不能排斥死刑适用”的裁判规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米与阿森纳接触特罗萨德:30... 在足球转会市场的喧嚣声中,国际米兰与阿森纳之间的接触引起了广泛关注。英媒TBRFootball独家报...
乘客称因强光致其落轨遭群嘲无安... 近日,一名IP地址在福建的网友发帖称“铁路无锡站因安全管理不到位致乘客受伤”,并配发受伤和医院诊断照...
高温破纪录 今年三伏为史上第二... 今日(8月19日)出伏,三伏天结束。今年三伏热力十足,为史上第二热,新疆多地高温全勤,四川、湖北、河...
推动国产光芯片成本大降,我国成... 8月19日消息,湖北九峰山实验室今日官宣,该实验室近日在磷化铟(InP)材料领域取得重要技术突破,成...
32岁男子宿舍遇害留下一对未成... 8月15日,临近中午时分,在重庆市秀山县官庄街道,一女子去给工人煮饭时发现厨房里的菜刀和锅不翼而飞,...
女子还在憧憬未来,“军官男友”... 近日 宜春上高县王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 收到了一条交友私信 一位自称即将退伍的“军官” 言语间关怀备至...
泰国:将在泰国法院起诉柬埔寨首... 泰国代理总理普坦19日宣布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决议,该决议表示将在泰国法院对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和柬埔寨...
郑州“续面”风波,律师:或涉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见习记者 王浩 近日,河南郑州“3名女子带4个孩子多次续面”事件,引发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