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成都的黄女士及亲属将八旬母亲送到一养老院养老,却在黄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其母亲被多年未来往、与前夫生的大女儿姜女士,私自带出养老院,并用伪造的其母亲假身份证换取真证,盗取老人银行账户20万元,引发社会关注。
关于这一热点案件,又有了最新进展情况。
黄女士告诉《正在新闻》,2025年3月26日,在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法院出具刑事判决书后,归还母亲存款20万元,但老人大女儿黄女士仍有20万存款未归还老人,本案将于8月19日民事开庭,原告要求被告立即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20万元。
《正在新闻》在8月18日联系上老人大女儿姜女士,姜女士表示,老人小女儿黄女士所提出的民事诉讼是无稽之谈,其母亲智力正常,精神状况良好,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对于母亲给予自己的财物有认知能力与自由,不是原告黄女士所言。
在刑事判决后,已经将母亲的20万元归还,这都是判决书上可以看到的;对于其他资金情况,姜女士并不愿意多做交流,并表示相信法律的公正性。
女儿伪造八旬母亲身份证窃取存款
黄女士是四川成都人,目前定居重庆,今年53岁。2025年8月13日,她向《正在新闻》讲述了送84岁母亲送到成都宏明怡倍康养老服务中心后的遭遇。
“母亲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及器质性精神疾病,目前识别子女都非常困难。”黄女士说,2024年上半年,母亲曾接受了一段时间的精神类疾病治疗,从医院接出母亲后,黄女士和两个姐姐均感觉照顾母亲,力不从心,家庭成员商议后,决定将母亲安置到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的成都宏明怡倍康养老服务中心。
黄女士在沟通中,特别强调,当时自己和该养老院签有协议,约定任何人与老人接触必须通知自己,并且未经自己同意不得将老人带离养老院,“这是写下书面承诺的。”
黄女士介绍,母亲在与父亲组成家庭前曾结过一次婚,并育有一女,如今已年过六十了,但母亲一直和前夫及之前的女儿没有来往。去年母亲生病时,大女儿姜女士不知如何得到消息,开始在母亲身边出现。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黄女士向养老院院长重申了不许他人带母亲离开养老院的约定,对方表示不会出现这类情况。
然而,2024年的中秋节,黄女士从重庆返回成都养老院陪母亲过节,得知姜女士于9月11日曾进入养老院见过老人,并用假身份证换走了老人的真证。
发现这一情况后,黄女士随即报警,警方调查后,查明确系姜女士伪造了一张母亲的假身份证,并换走了母亲的真身份证。当时,警方将假身份证没收,真证归还老人。
黄女士再次询问该养老院院长杨某,老人此前是否被他人带出过养老院,杨某称老人绝对没有被带出过。9月25日,该养老院联系黄女士称经评估认为其母亲不适合住在养老院,黄女士就将母亲接了出来。
9月29日,老人表示自己存款到期了,想让其带她到银行转存,这才发现了问题。
女儿认罪、退赃被免除刑事处罚
黄女士表示,母亲日常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认识,但对存款很敏感,母亲有养老金,父亲去世后,家中一套房子也出售了,房款都存在母亲的账户里,分两张20万元的存单,合计40万元。然而在办理手续时才发现,两张存单已被取空。
经警方调查发现,2024年8月19日,姜女士曾将老人带出养老院,并带着老人到银行将老人的两张存单进行了挂失注销操作,其中一张到期的直接全款取出,将其中的5万元现金交给了养老院。其余财务不知下落。这也解释了之前母亲的真身份证为什么会被偷换成假身份证。
2024年10月29日,法院认定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并指定女儿黄女士为其监护人。经过警方调查取证,姜女士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成华分局刑拘。
2024年9月,姜女士退还被害人15万元,并向公安机关退缴涉案款项51800元。
2025年3月6日,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检察院就姜女士涉嫌盗窃一案向法院提起公诉。
检方认为,姜女士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被告人姜女士系初犯,案发后退赔被害人部分赃款,可酌情从轻处罚;伪造居民身份证并使用,可酌情从重处罚。
姜女士最终被免于刑事处罚。
20万外还有20万?官司即将开庭
2025年8月13日,黄女士告诉《正在新闻》,虽然刑事判决书在今年3月26日已下发,但截至目前,姜女士盗取的母亲的财物,还有20万元的缺口尚未归还,于是提起了民事诉讼,要求被告姜女士立即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暂计人民币20万元整。
《正在新闻》辗转联系上老人大女儿姜女士,姜女士表示,自己今年65岁了,没有经济能力,其孙女智力低下,需要人照顾,祖孙三人生活困难。
母亲得知这一情况后,愿意将个人财产进行分配。
《正在新闻》询问落实,是否从母亲那获得20万元存款,对方没有直接回复,表示一切听从法院判决,不想继续因为这件事情影响自己的生活。
本案将于8月19日民事开庭。
原告代理律师北京安剑律师事务所周兆成告诉《正在新闻》,法律会为老人筑起最后防线,哪怕侵害来自至亲;对养老行业,也必须绷紧安全保障之弦,倒逼行业完善出入管理、风险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