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8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朝晖 通讯员 欧歌 谢寒)“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到了应得的报酬,太感谢你们了!”外卖骑手李先生紧握着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一场曾令他头疼不已的薪资纠纷,在金盆岭街道综治中心“1+N”联动调解机制的介入下,得到圆满解决。
金盆岭街道拥有13栋商务楼宇,近3000家经营主体。近年来,随着新业态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业态从业者数量不断增加,劳动争议也逐渐增多。为有效化解这些矛盾,金盆岭街道创新推出“1+N”联动调解机制,即由街道综治中心统筹,联动街道平安法治办、司法所、网格中心、派出所、劳动争议楼宇调解中心等各办所,协同化解劳资矛盾纠纷,形成多元共治的解纷格局。轻微劳资纠纷由街道劳动争议楼宇调解中心组织召开劳动争议调解会协商解决;对仍不能解决的较复杂问题,街道综治中心启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程序,实施“工会+人社+司法+调解中心”四方联调。
从纠纷调解中总结经验,综治中心联动楼宇调解中心制定明确了“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平台责任划分—弹性补偿计算”的标准化流程,让今后类似案件的调解有章可循。更深远的改变在悄然发生:街道综治中心推动平台企业建立“骑手权益保障委员会”,定期公开考核标准;在楼宇调解中心增设“新业态维权绿色通道”,将同类案件调解周期缩短至7天。截至目前,金盆岭街道综治中心已成功化解新业态纠纷12起,调解成功率达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