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更是民生幸福的“晴雨表”。
2025年上半年,新疆消费市场持续回暖,全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93.58亿元,同比增长7.5%;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068.86亿元,同比增长9.7%,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精准发力。今年以来,新疆紧扣“促”字做文章,各地积极开展促消费、以旧换新等活动,既让消费者得实惠,更给市场添活力。从生活必需品稳健增长到升级类消费强势崛起,从线下场景热闹红火到线上消费活力迸发,天山南北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政策加力 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7月20日至10月25日,柯坪县开展“焕新乐购·点燃一夏”消费券促消费活动,总发放金额50万元,覆盖商超、餐饮领域,设置满500元减80元至满50元减10元5种面额,全方位满足不同群体需求。
“这是落实促消费、稳经济的重要举措,让群众得实惠、商家增活力,让夏日消费市场热起来。”柯坪县商务科技工信局副局长薛亚璞说。
这是新疆上半年政策促消费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新疆大力实施提振和扩大消费专项行动,打出消费券发放、以旧换新、专项补贴等“组合拳”,推动消费品市场趋于活跃、态势向好,为消费市场注入稳定动能。
生活类商品作为消费“基本盘”,展现出强大韧性。数据显示,上半年新疆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烟酒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1%、16.3%、12.8%、9.7%。
增长背后是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各地政府精准投放消费券,覆盖商超、餐饮、零售等领域,与商家打折促销、满减优惠形成叠加效应。
以乌鲁木齐天山万科广场为例,通过补贴3C数码、特色服饰及美食,上半年销售额与客流同比分别提升8%和11%,有效撬动居民消费意愿。
以旧换新政策成为拉动大宗消费的“关键一招”。受政策激励,消费者更新换代意愿增强,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分别激增137.2%、112.9%、78%、72.8%。
“家里旧冰箱换了智能节能款,政府补贴500元,比平时买节省近三成。”乌鲁木齐市民王磊道出了政策红利带来的消费动力。
“总的来看,上半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发力显效,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自治区统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俊清表示,要进一步推动实物消费升级、创新服务消费供给、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有效推动消费扩容提质增效,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业态创新 多元场景激发消费潜能
夏日的乌鲁木齐米东吾悦广场,热闹如“欢乐海洋”:中庭“卡皮巴拉”主题展前孩子欢呼,互动游戏区“夏日西瓜捕手”前排起长队,商场外3V3篮球赛、传统摔跤赛引来喝彩……这个集购物、餐饮、亲子娱乐、文化展演于一体的“一站式生活圈”,成为新疆业态创新激活消费的典型样本。
“品类更全、价格实惠,采购、带娃、用餐一站式解决,省心省事。”乌鲁木齐市民冶琴的感受,道出多元场景的吸引力。
旅游旺季,新疆各大景区与商圈联动释放“旅游+消费”效应。“牧家乐”“葡萄庄园”等通过沉浸式设计,让乡村观光游升级为“可看、可玩、可尝、可买”的消费场景。上半年,春节、“五一”、端午等假期外出人数创新高,文体休闲、交通出行服务消费两位数增长。
旅游火爆直接带动住宿餐饮复苏。上半年,新疆住宿业、餐饮业增加值分别达22.8亿元、77.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5.4%。
“当前入住率90%,网络预订排至8月底,旅行社订单到10月底。”阿克苏市浦东假日酒店负责人于富民说。
新型消费模式涌现,线上消费引擎强劲。上半年,阿克苏“丝路年味·云端盛宴”年货节吸引3000万人次观看,销售额438万元;40余家电商企业携160余种特产参展杭州展会,意向交易2800万元。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疆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77.09亿元,同比增长44.6%,直播带货让新疆特产直达全国。
需求多元点亮细分市场,供给创新激发潜能。全疆各地顺应个性化需求,创新赋能多业态场景。上半年新疆举办数十场大型演唱会带动综合消费,近期各地马拉松开赛并推出“体育+消费”活动,推动市场升级扩容。“跟着演出、赛事去旅行”成热潮,音乐节人气火爆。入夏后,多地夜空璀璨聚人气、带消费,彰显多元业态的撬动作用。
“业态创新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布娲鹣·阿布拉认为,从“单纯购物”到“体验消费”,从“线下交易”到“线上线下融合”,新疆消费场景持续拓展,让消费从“必需品”变为“幸福感”,尽显市场活力。
消费升级 绿色智能引领新风尚
入夏以来,哈密市持续高温,当地“清凉消费”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哈密市伊州区山狼户外用品店的防晒衣、冰袖、沙漠帐篷每日销量比往年同期翻数倍。同时,京东家电门店带远程控制功能的智能空调销量同比增长近七成。
“现在买东西,不光看价格,更看品质和功能。”哈密市民李婷的话,道出了新疆消费者的新追求。
上半年,新疆消费市场加速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绿色、智能、品质成为关键词。
乡村消费市场的“逆袭”同样亮眼。随着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年轻新农人成为消费升级“主力军”。
在吉木乃县95后农户努尔古丽家,人体感应灯、扫地机器人、一级能效洗衣机等智能节能家电一应俱全。“国家有补贴,买智能节能产品既方便又省钱。”她说。
努尔古丽的选择并非个例。随着年轻新农人逐渐掌家,新疆乡村消费观念加速向品质化、智能化转变。
上半年,新疆乡村绿色智能消费渐成新风尚,节能家电与新能源车成消费主力,智能电视、养生壶、烘干机、净水机、洗碗机等成消费新宠。
升级类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新能源汽车销售“跑”出加速度,上半年,新疆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8.8%,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7.9%;智能产品备受青睐,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智能手机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7.9%、59.1%、157.1%。
这些数据背后,是新疆居民消费观念从“实用主义”到“品质生活”、从“传统消费”到“绿色低碳”的深刻转变。
从城市到乡村,从实物消费到服务消费,上半年,新疆消费市场呈现“多层次、立体化”繁荣特征。
上半年的消费市场成绩单,不仅彰显了新疆经济的强大韧性,更预示着广阔的增长空间。随着促消费政策的进一步落地、新消费场景的持续拓展,新疆消费“主引擎”将持续轰鸣,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黑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