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能当“甩手掌柜”?法律与监管已划红线
创始人
2025-07-29 11:25:31
0

“开着带‘智驾’功能的车,就能双手离开方向盘、盯着手机刷视频?”这或许是不少车主的疑问。但最近多部门的密集发声和新规出台,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不行。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在两次公开场合都强调,目前市面上所有车辆的“智驾”系统,都没达到“自动驾驶”的技术标准,驾驶人始终是道路交通的最终责任主体。这意味着,把驾驶权完全交给“智驾”系统,不仅藏着撞车风险,还可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智驾≠自动驾驶:驾驶人得把好“方向盘”

很多人在买车时,会被“智驾”“自动泊车”等功能吸引,甚至觉得“有了智驾,开车就能省心”。但事实上,目前我国市面上销售的智驾车,都属于L2级以下的“组合驾驶辅助”,和真正的“自动驾驶”差着档次。

根据《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自动驾驶分为0到5级。其中,L2级的核心是“辅助”——系统能帮着加减速、保持车道,但必须有驾驶人实时监控路况、随时接管车辆。而大家期待的“主驾驶座无人”,至少要达到L3级以上,可这类车目前还只在特定区域做示范应用或道路测试,根本没向个人出售。

这一点,公安部交管局已经说得很明白:“智驾”本质是“辅助”,不是“替代”。就像给司机配了个“智能副驾”,能搭把手但不能替你开车。如果司机觉得有了这个“副驾”就当“甩手掌柜”,双手离开方向盘、眼睛不看路面,麻烦就来了。

脱手脱眼的代价:三重法律风险跑不掉

“不就是偶尔松下手吗?能有多大事?”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但法律早就划好了红线。交管部门明确表示,“脱手脱眼”可能面临三重法律后果,一个比一个严重。

最直接的是民事赔偿。如果因为司机分心导致撞车,不管是撞了其他车辆还是行人,司机都得承担赔偿责任。哪怕司机觉得“是系统没提醒”,也很难撇清关系——毕竟法律认定“驾驶人是最终责任主体”,没盯紧路况本身就是过错。

更麻烦的是行政处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时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可能被罚款、扣分。要是“脱手脱眼”被电子眼拍到,或者在事故中被认定为违规,罚单很快就会寄到手上。

最严重的是刑事追责。如果因为“脱手脱眼”引发重大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时候就不是“赔钱扣分”能解决的,很可能要面临牢狱之灾。

多部门出手:给智驾行业套上“紧箍咒”

面对智驾领域的安全隐患,相关部门早已行动起来。今年2月,工信部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就像给车企立下了“规矩”。

这份指南对“智驾”系统提出了明确要求:车企必须说清楚自家系统能在什么路上用、遇到暴雨大雪能不能用、对突然横穿马路的行人能不能及时反应。更重要的是,系统得有“自知之明”——一旦发现快到了自己“管不了”的路段,就得赶紧提醒司机接管;如果司机不管,系统得能自己慢慢把车停到安全的地方。

到了4月,工信部又专门开会“敲警钟”,要求车企不能夸大宣传。比如不能把L2级辅助说成“自动驾驶”,也不能用“无人驾驶”当卖点。这是因为此前不少4S店销售人员为了卖车,把“智驾”吹得神乎其神,导致有些车主真以为能“彻底放手”,埋下了安全隐患。

而公安部的行动更直接。王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公安机关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管理,不仅要盯着司机的驾驶行为,还要查车企的宣传是否合规。要是车企敢虚假宣传,市场监管部门可以按《广告法》罚款,最高能罚广告费用的10倍;如果因为虚假宣传引发事故致人伤亡,相关责任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判2年有期徒刑。

多部门的密集行动,其实是在给智驾行业“纠偏”。既不让过度宣传误导车主,也不让技术漏洞威胁安全,最终是为了让智驾行业能“安全地跑起来”。

从宣传到使用:全链条监管织密安全网

智驾的安全管理,不止于“开车时”,从买车到用车的全链条都在被规范。

在销售端,那些把“智驾”吹成“自动驾驶”的车企和4S店,正面临越来越严的监管。此前有车主反映,销售人员拍着胸脯说“开这车不用自己操心”,可真出了问题,车企又说“系统只是辅助”。现在,这种“前后不一”的宣传行不通了——市场监管部门会盯着广告、话术,一旦发现夸大或虚假宣传,立刻就会介入处罚。

在用车端,系统本身也在“盯”着司机。按照新规,要是司机长时间不握方向盘,系统得先警告;警告了还不管,系统就得慢慢减速、找安全的地方停车。有些车甚至会“罢工”——如果司机总不规范使用智驾功能,系统就直接不让激活这个功能了。

更长远的保障还在立法层面。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到,2025年将推进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公安部也在推动相关修订,专门针对自动驾驶的测试、通行、事故处理等制定规则。这意味着,未来智驾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有更明确的法律依据。

从销售时的“不能乱吹”,到开车时的“不能乱开”,再到法律上的“有法可依”,一张覆盖全链条的安全网正在收紧。这不是给智驾行业“泼冷水”,而是为了让它在安全的轨道上跑得更稳、更远。

其实,智驾技术本身是为了让开车更轻松、更安全,但前提是我们得看清它的“能力边界”。把它当成“帮手”而不是“替身”,既不高估技术,也不忽视责任,才能真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最后想问大家:你有没有开过带智驾功能的车?遇到过销售人员夸大智驾功能的情况吗?对于智驾的使用,你有哪些自己的安全心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稳定币条例将落地!恒生电子涨停... 随着8月1日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实施进入倒计时,资本市场相关个股波动明显加大。 7月29日,港...
科大讯飞加码布局法律科技,上半... 瑞财经 严明会7月29日消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科大讯飞"星火智法·律小助"产品在上海首...
律师函警告!AL战队声明称严禁... 今日,英雄联盟职业联赛(LPL)战队AL官方发布严正声明,针对近期网络平台出现的针对多名AL选手的造...
原创 替... 在“好汉”这个词还没泛滥成网络调侃之前,《水浒传》里的梁山兄弟就已经把它用得风生水起了。杀人越货、绑...
突然被曝:大面积闭店!总部人去... 据大河报报道,近期有不少人反映,自己在卓跃儿童运动馆充的课还没上完,结果门店却大门紧锁,通知闭店。 ...
爆料:乌军机器人装上炸弹冲入敌... 据参考消息援引日本《产经新闻》7月28日报道,俄乌冲突已持续3年有余。双方一方面开展堑壕战和突击战,...
一觉醒来,总统府被包围,乌克兰... 据环球网报道,基辅的夏天总是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但今年七月的空气里,除了暑气,更多的是一种快要爆炸的...
30-31日张掖市有中到大雨局... 预计7月30-31日我市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高台、临泽中雨,累计降水量5-15mm;甘州、山丹中...
索尼起诉腾讯新游 大量雷同高度... 据IGN报道,索尼已经正式起诉腾讯,指控其即将推出的游戏《荒野起源》“完全照搬了索尼互动娱乐的《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