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就要起诉他,我给他提供装修材料,但现在他不给我钱。”近日,伊通法院速裁组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时,为更好地查明案件事实、化解纠纷,承办法官当即与双方取得联系,将双方约至法院进行沟通调解。
调解初期,于某认为孙某存心赖账,欠钱不还;孙某则觉得于某不留情面诉至法院,言语不满,双方各执己见,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场面一度僵持。为避免矛盾升级,承办法官针对双方的矛盾焦点,采取“面对面”“背靠背”的调解方式,以“文火慢炖”的耐心调解纠纷,通过向于某分析调解处理该案的高效性及执行困难;向孙某进行情绪安抚,并向其强调强制执行对其带来的影响。
经过承办法官的耐心疏导、释法明理,双方最终以务实态度进行协商,从“剑拔弩张”到“各退一步”,最终促成双方互谅互让,签署调解协议。
伊通法院将持续聚焦群众身边的民生纠纷,通过“先行调解、调判结合”的方式,高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推动矛盾纠纷 “化解在早、化解在小”。
来源:伊通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