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企业稳健发展和群众办事方便,内蒙古兴安盟司法局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出台便民利企措施。
各经济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定期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将律师、公证、法律援助等法律资源融入保障企业发展的各个重要环节,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法治体检等各项公共法律服务。盟政务服务大厅派驻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执业律师,免费解答法律问题。
开通“兴安盟公共法律服务”掌上服务端,群众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或使用小程序免费咨询法律问题,平台24小时AI律师实时解答,“企业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防范法律风险。
常态化开展“律师挂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副站长”活动,每月定期在盟司法局公众号公示各地挂职律师具体服务时间及地点,挂职律师坐班提供法律服务,为重点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进一步简化公证办理手续,一次性告知当事人办理公证所需的材料及有关注意的问题,让当事人“少排队,少等候,少跑道”。对老、弱、病、残、孕及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和有特殊原因无法到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的当事人提供上门服务,免费为70周岁以上老人办理遗嘱公证,免费为办理委托公证的当事人代书委托书。
全面畅通绿色通道,针对涉企困难职工、农民工讨薪维权法律援助案件,全面推行法律援助“一免一简三快”举措(免经济状况审查,简化受理审查程序,快速受理、快速审查,快速指派)。深化实施“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劳动者援助行动,在因工致残的涉民企业困难职工、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事项时,提供“三优一上服务”。
群众可在全盟的70个行政复议代办点和73个行政复议服务工作站就近提起行政复议,各站点负责接收和转送行政复议申请材料,减少群众“多头跑”。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优先受理、提速办理,缩短办案时限。
开设微信视频号,发布普法短视频,解读民法典、劳动法等热门法律,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持续打造“民族团结法治服务直通车”宣传品牌,强化法治公园阵地作用将普法动态延伸到偏远农村牧区。
建立村(社区)、乡镇(街道)、行业三级调解网络,每周至每季度定期排查矛盾隐患,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常见问题就地化解。建立“商会+调解”模式,根据案件特点整合资源,常态化开展涉企纠纷调解,对劳动纠纷、合同争议等及时发现及时调解,减少企业诉讼拖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