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in最近又摊上事儿了——这次不是抄袭设计的老套路,而是栽在了营销短信上。
根据fashiondive报道,法庭文件显示, Shein正面临一场集体诉讼。印第安纳州南区法院7月刚受理的这起集体诉讼,把这家快时尚巨头的"精准营销"扒了个底朝天。
诉讼称这家快时尚巨头向禁止致电登记名单上的用户发送营销短信。
起诉书称,原告4月刚在"谢绝来电"登记处挂了号,6月就接连收到三条促销短信,每条都精准踩中了《电话消费者保护法》的雷区。原告律师直接把这场诉讼包装成了"隐私权保卫战",不仅要陪审团审判,还开出每起违规最高1500美元的法定赔偿价码——要知道Shein在美国的活跃用户少说也有3000万,这要真按集体诉讼算下来,赔偿金能把公司去年在法国交的反垄断罚款再翻个几十倍。
Shein这次撞上的《电话消费者保护法》可不是闹着玩的,这玩意儿就像美国法律体系里的"自动取款机",原告根本不用证明实际损失,只要违规事实成立,赔偿金就能像滚雪球一样累积。
难怪原告律师敢放话要搞陪审团审判——他们太清楚这类"碰瓷式诉讼"的套路了,99%的企业最后都会选择认怂和解,毕竟比起动辄百万美元的律师费,直接掏钱消灾反而更划算。
深扒这场诉讼背后的门道,会发现Shein其实掉进了个精心设计的法律陷阱。美国这些专门盯着集体诉讼吃饭的律师们,早就摸透了《电话消费者保护法》的财富密码。他们用爬虫软件批量扫描"谢绝来电"登记处的数据,再安排"诱饵原告"主动上钩,就等着哪个倒霉蛋企业往枪口上撞。
Shein这次中招的三条短信,很可能就是被这帮"诉讼捕手"当成了钓饵——要知道这类案件的和解金通常按每条短信500-1500美元计算,而Shein每月发送的营销短信数以亿计,这要真被集体诉讼认证通过,赔偿金额怕是能买下半个印第安纳州。
但Shein的麻烦远不止短信这么简单。法国反垄断机构刚开完罚单,英国海关又指控其涉嫌580万英镑的增值税欺诈,现在连最基本的营销动作都能引发集体诉讼。这些接二连三的法律纠纷,暴露出这个快时尚帝国在野蛮生长过程中埋下的系统性风险——当你在150个国家卖衣服时,就意味着要面对150套不同的法律体系,而Shein显然还没学会怎么在合规框架下跳探戈。
最讽刺的是,就在上个月,Shein还信誓旦旦说要"加强用户隐私保护",结果转头就被抓到把营销短信发到了"谢绝来电"名单上,这操作简直像是给监管部门递刀子。
这场诉讼真正的杀伤力或许不在赔偿金本身。看看Temu之前的遭遇就知道,这类集体诉讼最要命的是会产生"破窗效应"——只要有一个案子和解成功,马上会冒出几十个律师跟风起诉。
现在Shein的诉讼档案里已经堆着版权侵权、反垄断罚款、增值税欺诈三座大山,要是再多个"短信门"集体诉讼,怕是连香港上市的计划都要黄。
毕竟没有哪个投资人愿意押注一家整天和法院打交道的公司,即便它的GMV增速再惊艳。
@以上内容版权归属「iNews新知科技 」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