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戳破了谎言,杜特尔特律师要求ICC召开紧急会议,拖延庭审很致命
创始人
2025-07-20 12:25:11
0

7月,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国际刑事法院(ICC)羁押于海牙已逾百天,但案件审理进展迟缓。根据国际司法权威发布的报告显示,ICC处理案件平均周期长达3至10年,且实际逮捕率不足5%。在这样的国际司法背景下,菲律宾参议院动作频频,国内司法与政治的较量愈发激烈,一场关乎国家主权、法治与政治格局的重大考验正在悄然展开。

同样在7月,菲律宾参议院掀起风云,接连推出三项重要提案,局势迎来转折。由卡耶塔诺主导的第一份提案,主张将杜特尔特软禁,理由是羁押时间过长且健康状况堪忧,强调应保障前总统的基本人权。第二份提案则由邦戈等议员发起,要求政府与ICC就保释事宜展开正式谈判。第三份则是伊梅·马科斯亲自提交的提案,聚焦彻查非法引渡背后的责任人。这三项提案迅速点燃了菲律宾政坛,杜特尔特阵营在参议院的影响力随之凸显。

参议院的调查由现任总统小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马科斯主导。她在听证会上揭露了针对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阴谋,明确指出整个逮捕过程违宪,侵犯了国家主权。调查报告用白纸黑字定性此次行动为“政治清算”,成为杜特尔特法律团队反击ICC指控的重要证据。律师们强调,杜特尔特从未有过潜逃可能,质疑ICC所谓“潜逃风险”毫无事实依据,坚决要求案件应当遵循法律程序,而非被政治因素左右。

3月11日,杜特尔特在马尼拉机场遭到国际刑警与菲律宾警方联合拘捕,执行的是ICC发出的逮捕令。值得注意的是,菲律宾早在2018年就已正式退出《罗马规约》,理论上应不受ICC管辖。然而,这次逮捕并未通过国内法院的合法审批程序,参议院调查认定整个行动违宪,缺乏国内法律支持。马科斯政府动用大量警力配合执法,国内舆论对抓捕的合法性和动机纷纷质疑。

3月12日,杜特尔特被押送至海牙ICC羁押中心,并于3月14日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了预审庭。此次逮捕引发广泛争议,民间、法律界及政界一致认为菲律宾主权遭到侵犯。参议院的调查报告成为杜特尔特律师团在ICC法庭上反驳检方的重要依据。菲律宾本土司法机构也认定此举程序违法,明显带有政治动机。

杜特尔特案件被视作ICC近年来最受关注的“压力测试”。4月15日,律师团队正式申请获取案件材料,直到5月16日才收到,延误近一个月。7月7日,部分关键文件才交给辩护方,其他请求仍未得到回应。杜特尔特被羁押时间已超过100天,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但ICC对管辖权的质疑和临时释放的申请一直未作正式回应。律师团队多次致函催促,ICC却以夏季休会为由不断拖延。

7月18日,杜特尔特首席律师考夫曼紧急向ICC递交提案,要求在7月25日休会前召开紧急会议,重新审视指控听证会的时间安排,防止案件被无限期推迟。原定于9月23日举行的听证会,是决定是否进入正式审判的关键节点。

根据ICC历年数据,案件平均审理周期长达3至10年,定罪率约65%,但无罪判决的反转率高达20%,实际逮捕率不到5%。杜特尔特案是ICC在亚太地区首个真正落地的案件,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和法律复杂性。

此案引发菲律宾社会强烈关注。杜特尔特的女儿、现任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积极奔走于海牙,争取国际支持。菲律宾国内抗议浪潮不断,多次在机场及主要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民众高举“还我杜特尔特”的标语,质疑政府突击逮捕的政治动机。

虽然杜特尔特任内的禁毒政策争议极大,但不少民众依然记得他“铁腕”扫毒、打击犯罪的形象,对政治清算的指控表示同情。参议院这三份提案的推出,被视为社会压力迫使政治体系做出调整的直接体现。杜特尔特派系在参议院的主导地位暴露无遗,而现政府在伊梅的领导下陷入被动应对。众议院被逼迫提交合宪证明,最高法院也密切关注弹劾副总统莎拉的动向,菲律宾政局进入多线拉锯的复杂阶段。

ICC成立的初衷是惩治国际重大罪行,维护全球正义,但现实却饱受诟病。美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大国均对ICC实施制裁,质疑其司法双重标准及选择性执法。检察官丑闻、案件拖延和低逮捕率严重损害ICC的公信力。杜特尔特案被ICC视作提升其国际影响力的“标杆案件”,旨在通过亚太地区的首例案件巩固自身合法性和话语权。

菲律宾在2018年宣布退出《罗马规约》,理论上已脱离ICC管辖。然而,2023年ICC上诉分庭裁定恢复对菲律宾的调查。2025年杜特尔特被捕,实际上是现任政府推动。小马科斯政府口头表示不配合ICC调查,实际上全程配合,反映出国内外压力与权力博弈的复杂局面。

参议院调查报告和律师团队提供的材料成为杜特尔特团队反击ICC指控的核心法律利器。首席律师考夫曼与伊梅·马科斯的海牙会面,表明案件已超越个人命运,演变成菲律宾主权、司法独立与国际影响力的多维较量。一旦三项参议院提案全部通过,杜特尔特案将进入新阶段,菲律宾政局和利益格局也将重新洗牌。

ICC自2002年正式运行以来,已受理30余起重大案件。权威数据显示,案件审理周期普遍在3至10年之间,拖延现象普遍存在。定罪率约65%,无罪反转率却高达20%,实际被逮捕被告不到5%。多起案件因证据复杂、政治阻力和被告逃避司法等原因长期搁置。杜特尔特案作为亚太地区首个实际推进的ICC案件,吸引全球法律界和媒体高度关注。

近年来,ICC面临内外双重压力。美国等大国不仅拒绝承认ICC管辖权,还对其检察官实施制裁。欧洲成员国对ICC的支持因个别案件而出现分裂。菲律宾案件的推进,既是ICC提升公信力的尝试,也是对其自身制度极限的挑战。案件中的程序拖延、材料补交和听证反复,恰恰反映了ICC内部治理和国际司法协作的难题。

参考资料:环球网 2025年7月17日 06:38,菲律宾媒体报道:《反“非常规引渡”,马科斯亲姐提交〈杜特尔特法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声巨响”!美“传奇航母”被... 据美国《圣地亚哥论坛报》7月18日报道,美国时间当天中午,已经退役的美军传奇航母“中途岛”号被一艘长...
82岁父亲凌晨3点起床摘了30... 今天一早,“82岁父亲凌晨摘30斤李子儿子发声”的消息,冲上热搜。 7月18日,重庆一位82岁老人...
原创 央...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全球军事科技环境中,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崛起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最近,关于国产WS...
戴粗大金属项链闯入核磁共振室,... 近日,美国一名61岁男子因佩戴一条粗大的金属项链,在靠近正在运行的核磁共振仪(MRI)时被强大磁力吸...
全国人大代表贾红光:让无障碍诉...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贾红光(右五)到临清法院调研无障碍诉讼服务工作场景。陈凯媛 摄 “临清法院无障碍设施...
上交所在长三角区域持续开展科创... 据上交所7月18日消息,为全面做好科创板改革“1+6”政策在长三角区域的宣贯,推动本次改革举措在长三...
担忧政治和法律后果,美财长建议... 据央视新闻报道,有知情人士表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最近私下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建议不应该试图解雇美联储主...
售价 141.20 万起,路虎... IT之家 7 月 20 日消息,路虎揽胜品牌今日宣布,2025 年 7 月 20 日-7 月 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