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充电太方便了!专用停车场里燃油车进不来,不用排队,几分钟就能接上电,检察官真是为咱们办了件大实事!”2025年6月,在印江自治县新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里,正在充电的车主李师傅对回访的检察官连连点赞。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印江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之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升级的生动缩影。
2023年9月,印江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城区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车位常被燃油车占用,车主充电时需绕开燃油车连接线缆,既不便又暗藏安全隐患。“充电焦虑”已成为群众绿色出行的“拦路虎”。
民有所呼,检有所应。印江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立即对辖区充电站展开走访调查,发现问题远不止于此,部分充电枪随意丢弃、充电桩损坏失修、消防器材缺失、安全警示标志模糊……这些问题直接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安全隐患不能等!”2023年10月,该院迅速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监管职责、消除隐患。同年12月,行政机关不仅完成整改,还制定《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充电桩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2—2035年)》,获印江自治县政府批复,为系统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龙津街道文昌广场地下停车场新建充电位
检察监督并未止步于“纸上整改”。该院公益诉讼办案团队深入辖区17个乡镇(街道),对大型停车场、医院、景区等重点区域开展跟踪监督。用无人机航拍固定充电桩分布,调取建设规划与审批文件核查进度,收集新能源汽车增长数据、充电桩使用频次及故障记录,还通过问卷、访谈收集车主建议。
调查发现,印江自治县充电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均、服务失衡、运营不规范等深层问题。2024年8月,印江自治县人民检察院牵头召开联席会,邀请该县发改、住建、供电、消防等部门及乡镇负责人共商对策,依据专项规划明确各部门权责清单。“这是民生工程,更是系统工程,必须协同发力。”与会各方达成共识。
2024年9月,针对统筹规划不足的问题,印江自治县人民检察院向主管部门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从优化布局、规范运营等方面系统推进设施建设。
收到建议后,印江自治县相关部门严格按专项规划推进建设,明确充电站选址、消防设施等需符合国家标准,配备专业人员维护设备;将“新建充电桩”纳入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优先在城区主干道、医院、景区等区域增设标准化充电站。
截至2025年6月,印江自治县已建成充电桩270个,实现17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包含超充、快充、慢充的120个新建充电桩正有序推进,预计年底前充电车位将突破300个。所有充电站均配备智能管理系统、消防器材及安全警示标志,确保24小时安全运营。
“1公里充电服务圈”初具雏形,群众充电从“难且险”变为“快又安”,从解决“充电难”“充电险”到推动设施迭代升级,印江自治县人民检察院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支点,将个案办理延伸至社会治理,用法治力量破解民生难题。在高质量建设绿色示范县的进程中,检察机关正以“检察之力”融入“社会之治”,让群众在绿色出行中感受法治温度,彰显新时代检察担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姚强
通讯员 翟理
编辑 何琴
二审 张谌
三审 黄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