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平房区的侵华日军第731部队本部旧址内,3000块长方形黑色石碑整齐陈列于墙体两侧,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这是侵华日军第731部队人体实验与细菌战的殉难者名单。
731部队曾在这里肢解活人。他们将被实验者称为“木头”,生生剖开这些人的身体而不用麻药;用铁棍敲打活人的手臂,发出清脆的响声,那是因为骨头都已冻成了冰坨。
731部队行径残暴,人性尽丧。这群恶魔缘何诞生,如何肆虐于中华大地,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警醒与铭记!
731部队,对外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以研究防治疾病和饮水净化为名,实际进行的是细菌武器研制和生产。石井四郎,罪孽最为深重的日本战犯之一,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创建人。
1932年8月,石井四郎一行人来到东北,考察比较之后,确定将细菌实验基地建在哈尔滨周边。第二年,一个秘密机构从日本迁到了哈尔滨市的宣化街和文庙街一带,它便是日本陆军军医学校防疫研究所,又称“加茂部队”“石井部队”。
但很快,石井四郎发现,人口密集的哈尔滨无法确保细菌部队的隐蔽,于是转而在五常背荫河设立人体实验基地。
然而让石井四郎没想到的是,背荫河实验基地处在赵尚志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游击战活动区域。这里突然出现的围墙、电网以及不断听到的哀嚎,引起了东北抗日联军的高度警觉。赵尚志多次派人前去侦察,但始终得不到基地内部的情况。直到1934年秋,有十几人从这里越狱,他们才得知背荫河实验基地的秘密。
日军唯恐秘密进行细菌实验的事情被世人所知,做出了放弃背荫河细菌实验场的决定。1935年,背荫河实验基地发生了“爆炸”,石井四郎以“失火”为由开始了秘密转移。
1935年初夏,日本关东军在距哈尔滨市约20千米的平房地区,圈定120平方千米范围的土地作为平房特别军事区域,并于1936年春动工营建细菌部队设施,对外宣称“关东军防疫给水部”。为了保守秘密,平房特别军事区域戒备森严。
这是当时731部队成员冲岛袈裟春的身份证明书,上面详细写明了发证日期、发给番号、发证者的信息,就连左手拇指指纹都进行了录入。证明书附注部分还写明:本身份证明书禁止出借或转让给他人,使用完毕后须返还发证部队,遗失或损坏,须立即向发证部队及最近宪兵队或警察署申报。
1940年8月,731部队平房实验基地的各个设施营建完成。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德国法西斯“波兹南细菌研究院”,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杀人工厂”之一。
日军将用于实验的活人称为“马路大”。
宫文婧
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731问题国际研究中心
研究员
“马路大”在日语里面就是被剥了皮的木头,是人体实验的材料。一个健康的人,一旦进入731部队,就失去了名字,只有一个编号。
为了源源不断地提供人体实验的材料,日本关东宪兵司令部曾在1938年1月26日发布了一份叫《关于特别移送的通牒》的命令书,当中规定,宪兵对逮捕的犯人,可以在审讯后不经法律程序直接移送到哈尔滨的宪兵队,这样的移送在通牒当中被称为“特别移送”。
在侵华日军第731部队罪证陈列馆,陈列着这样一份“特别移送”档案。
档案记载,一个名叫李鹏阁的人于昭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即1941年7月28日)被“特别移送”至731部队。
李鹏阁,1917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盖平县,1941年7月被捕时,任牡丹江车站副站长,真实身份是苏联及共产国际地下工作者。
李凤琴
李鹏阁之女
宪兵队抓去以后,应该是送到法庭上审判。结果日本人为了人体解剖,不管有罪没罪,秘密移送到731去。
如李鹏阁一样出现在“特别移送”档案的人,都即将被极度残忍地夺去生命。据统计,从1940年到1945年,每年至少有600人被特别移送到731部队。在这个魔窟里,他们被当作各种细菌实验的“材料”,甚至被活体解剖。
这份编制于1945年1月1日的《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留守名簿》共690页,登记人员3497人,记录了47名将佐、50名技师等的姓名、出生日期、原籍、编入731部队的时间。如此高的配置,在日本陆军中绝无仅有。
杨彦君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
这3497人它的核心力量是什么?就是说细菌战和非法人体实验的核心力量多数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他们占据了731部队的部队长、部长、支部长、课长和研究班长等要职,主导了731部队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全过程,是非法人体实验犯罪的核心力量。所以这是精英犯罪,是集团犯罪,是国家犯罪。
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支持下,这些所谓的日本医学界精英们完全蔑视并践踏法律、规则和伦理,以“国家利益、科学研究和医学发展”的名义,对人进行蓄意折磨,伤害和杀戮,主导了人类历史上惨无人道的一系列活体实验。
来源:CCTV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