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看懂大国兴衰背后的制度规律与权力逻辑
创始人
2025-07-03 15:45:43
0

人类已进入21世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欧美经济过去的300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群雄逐鹿,兴衰交替,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出一幕幕充满传奇的人间活剧。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悄然兴起,从英国的纺织机到法国的冶金业,从德国的化学工业到美国的造船业,技术飞跃如同大马力发动机,推动欧美经济列车呼啸前行。新生产方式、新商业模式、新金融体系相继涌现,一次次洗牌,改写了世界经济版图。

19世纪,英国凭借先发优势在全球建立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随着时间推移,一批新兴国家迅速崛起,德国以其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实力,在机械制造领域独占鳌头;美国凭借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开放的移民政策,成为全球经济新引擎。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受重创,而美国大发横财,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领跑整个20世纪。战后欧洲经济一体化提速:德国后来居上,法国负重前行,意大利奋力追赶,地处亚洲的日本经济也迅速崛起,对美国经济霸权形成了挑战。

事实上,经济竞争并不只是国家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也是不同经济模式和发展理念的相互碰撞与融合。自由市场、国家干预、福利国家等思潮此起彼伏。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促使各国政府反思:或改革体制,或调整政策,探索适合本国的发展模式。

【内容简介】

本书勾勒过去300年间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兴衰,展现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如何在战争、危机、技术革命中寻找生存与突围之路。

在本书中,你会看到:英国如何通过工业革命抢占先机,又如何在金融与福利的双重夹击中失去优势;美国如何从一个农业国家蜕变为科技霸主,又如何在债务、通胀与货币霸权之间反复试错;德国如何走出战败与分裂,在“社会市场经济”中重建秩序;日本如何凭借技术战略一度成为“亚洲奇迹”,却在泡沫崩溃后陷入“失落的三十年”……这不仅是对欧美经济模式的透视,更是对未来世界格局的一次深度预判。

本书不仅是一部写给今天读者看的西方世界经济简史,更是一面照见现实的历史之镜。它既帮助我们以史为鉴,洞察经济运行的规律,看清大国兴衰的规律,更为理解当下世界变局、国家战略,以及把握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参照,帮助我们从历史中找到未来可依的方向与确定性。

【作者简介】王东京

经济学家、教授,曾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长期担任中央党校省部级、地厅级干部班和中青年干部班主讲教员,讲课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学员欢迎。

2000年前后撰写的“与官员谈”系列丛书在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者中反响强烈。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在《经济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专栏文章近千篇;著有《经济学笔谭》《经济学反思》《经济学分析》《中国的难题》《中国的选择》《中国的前景》《王东京经济学讲义》《高质量发展的选择》《经济学底层逻辑》《改革是一连串事件》《通向繁荣之路》等专著20余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美国领跑20世纪

第1 节 农业立国与工业立国 003

第2 节 爆发南北战争 008

第3 节 工业化狂飙突进 013

第4 节 罗斯福新政旋风 017

第5 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022

第6 节 陷入滞胀泥潭 026

第7 节 里根改弦易辙 030

第8 节 科技独领风骚 035

第二章 英国风光不再

第1 节 告别重商主义 043

第2 节 工业革命一马当先 048

第3 节 打造世界金融中心 052

第4 节 回归自由经济 057

第5 节 私有化浪潮 062

第6 节 福利制度毁誉参半 066

第三章 德国后来居上

第1 节 普鲁士农业改革 075

第2 节 国家走向统一 080

第3 节 科教兴国战略 085

第4 节 战时经济灾难 090

第5 节 走第三条道路 094

第6 节 银行独立步履维艰 099

第7 节 东德西德统一 104

第四章 法国负重前行

第1 节 贸易战短兵相接 111

第2 节 “金同盟”昙花一现 116

第3 节 国有化浪潮 122

第4 节 优先发展农业 126

第5 节 国土整治战略 131

第6 节 失业痼疾难医 136

第五章 意大利奋力追赶

第1 节 关税大战闯祸 145

第2 节 在逆境中求生 150

第3 节 国家参与制 155

第4 节 中小企业王国 160

第5 节 南部大开发 165

第六章 加拿大行稳致远

第1 节 建国初举步维艰 173

第2 节 农业遭受重创 178

第3 节 金融兼容并蓄 183

第4 节 引进外资 189

第5 节 重启门户开放 194

第七章 俄罗斯愈挫愈勇

第1 节 土地与自由变奏 203

第2 节 新经济政策 208

第3 节 高速工业化 213

第4 节 苏联解体 218

第5 节 休克疗法 223

第6 节 多难兴邦 228

第7 节 经济全面复苏 233

第八章 日本经济神话

第1 节 明治维新 241

第2 节 超欧赶美 246

第3 节 科技战略 251

第4 节 迈向现代农业 256

第5 节 应对老龄化挑战 261

第6 节 失去的30年 265

【精彩文摘】 明治维新

1868年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诏书,拉开了明治维新的序幕,日本开始从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到19世纪末,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二战结束时,经济几近瘫痪,工业停滞、粮食短缺、通胀肆虐。然而在短短20年间便实现经济腾飞,创造了日本经济神话。

第1节 明治维新

1853年7月8日,四艘美国军舰闯进江户湾,从此打开了日本国门,欧洲列强随即蜂拥而至,大和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日本民众认为,国运衰落是因幕府将军弄权乱政,攘外必先“倒幕”。15年后,重掌实权的天皇睦仁改元“明治”,带领国民变法图强,史称“明治维新”。

1 照搬欧美

日本怎样才能将自己变为一个工业化国家?新政府没有底,为了摸清西方国家的底细,除了必要的留守人员外,其他政府要员倾巢而出,耗资巨大,历时22个月遍访欧美12国。

西方的工业化让日本政要眼红心热、寝食难安。不过他们也明白,欧美工业化用了100多年才完成,而人家当年既无内忧,又无外患。如果日本一切从头开始,没等到工业化就可能被人家殖民化了。自己先天不足,又等不起,倒不如把欧美现成的先进做法照搬过来。

官员们一回国,就立即着手干了起来。由大藏省牵头组织筹措资金;工部省主管军工、铁路、矿山、机械制造;内务省和开拓省则负责抓纺织、农场、牧场,一大批官办“模范工厂”很快便建成了。

办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政府找到了三条门路:增印钞票、发行公债、对外掠夺。从1869年到1880年,银行增发纸币1.64亿日元;发公债募集资金1250万日元;1874年日本侵略中国台湾,勒索白银50万两;1876年以后的十几年中又掠夺朝鲜大米,套购了约835万日元的黄金。

资金问题解决了,技术设备也得全面引进:关口制造所购买了英国机器;釜石铁矿购买了德国设备;长崎制铁购买了法国机器。不管哪个国家的机器,只要是最先进的,日本就千方百计买回来。

人才是办企业的关键,政府在这方面投入最大。洋设备买来了不会安装使用,需请洋人指导。1874年,工部省一次就拨款76万日元,聘请了近500名外国专家。当时国内部长级官员的月薪才500日元,而外籍专家平均拿到800日元以上,最高的每月2500日元。

在请进洋人的同时,也将年轻人送出国深造。从1870年开始,3年内选派了722名留学生;1880年以后,这些留学生陆续归国;差不多又过了9年,那些高薪请来的外国专家就全被回国的留学生取代了。

日本政府意识到,派年轻人出国深造不是长远办法,关键是要办好国内教育。于是天皇签发了“文明开化”谕旨,政府随即颁布“学制令”。

1871年设立文部省,掌管教育改革,推行强制性初级义务教育,3年内就建立了普通、师范、实业学校分类教育体系。短短几年工夫,人们发现不论繁华城市还是偏僻乡村,最好的建筑竟全是学校。

2 官营走不通

日本政府当初办企业的目的,是“示以实利,以诱人民”。可这些官办企业很不争气:有的刚开工就下了马;有的入不敷出,惨淡经营;更多的是赔本赚吆喝,成了吃财政补贴的无底洞。

这是怎么回事?政府经过反复研究找到了原因,问题出在“官办”上。内阁考察各部门政绩,主要看进了几套设备,聘了多少洋教头,办了多少家工厂。至于效益,一时也看不出来,不好量化考核。

各部门选派自己的“骨干”去管企业,这些人在原单位是把好手,可管企业却是外行指导内行。再加上他们的工资由“上头”拨,哪怕是企业开不了工资,管理者也毫发无损。加上企业隶属关系不明晰,一家企业几个婆婆,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官办企业最初的几年,由于有财政帮衬尚能勉力维持。可时间一长,财政就吃不消了。其实,日本政府也有难处:为了“倒幕尊王”,把德川幕府庆喜将军赶下台花了大量军饷;为了消除新政权隐患,让武士“转业”用了大量安置费;明治十年在西南平叛,也耗费了不少银子;再加上投资办工厂,政府欠了一身债。

政府债台高筑,也想过打农民的主意:先搞土地私有,刺激生产,再搞地税改革,“以农养工”,可又担心农民会群起闹事。要是再增发钞票,更行不通。物价飞涨,人心不稳,说不定哪天老百姓就把官员赶下台。“官办”的路实在走不下去,政府只得改弦更张,实行“民营”。

3 颁布《处理官营企业条例》

1880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处理官营企业条例》,除了兵工厂与造币厂等关键行业,其他“模范工厂”全都卖给了私人,而且售卖方案出奇优惠:不仅价格很低,而且买主还可以分期付款。

原来的“模范工厂”虽已改为民营,但这些企业仍可享受“官助”。《处理官营企业条例》颁布后,政府又多次开出了优惠清单:巨额补贴、出口奖励、进口优先、提供贷款、减免企业税、鼓励竞争、消除地区封锁。爱屋及乌,其他民营企业也都跟着享受到了政府的关怀。

三菱会社发迹,是企业官转民的缩影。日本被迫“开港”之后,英、美航运公司纷纷进军日本。为了振兴本国航运业,日本政府办了一家官办的“邮便蒸汽船会社”,由于效率低、运费贵,经营每况愈下。1874年日本攻打中国台湾,本指望让它出力,可这家官办会社竟然甩手不干。

正在政府头疼的当口,民营企业三菱会社自告奋勇,后来仗打胜了,政府也弄明白了,原来民营企业也能担当重任。于是大藏省所属的船只,连同“官办”邮便蒸汽船会社的全部家当全都无偿划给了三菱。

明治政府还先后三次颁发“命令书”,明确了政府与三菱会社双方的责、权、利。在政府的扶持下,三菱打败了英、美航运公司,成为日本海运业的霸主。

日本企业从“官办”到“民营”,一着棋对,满盘皆活。19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民间掀起了产业革命高潮。民营企业从纺织业开始,迅速扩大到其他产业部门。原本受制于人的岛国,几十年间便成了亚洲第一工业强国。

日本政府用民营企业交的税大办军事工业,于1894年和1904年,先后打败大清帝国和沙皇俄国,日本虽地处亚洲,却“脱亚入欧”挤进了西方强国之林。

*以上内容摘自《欧美经济群雄逐鹿300年》

*本文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被指体罚员工“狗爬”的培训机构... 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 7月2日,潇湘晨报等媒体报道,天津种画岛艺术培训学校被指以“狗爬”等方式体罚员...
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制度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北京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
容大科技(09881.HK)被... 容大科技(09881.HK)发布公告,有关本集团被一家公司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该公司声称自己的商业...
(体育)网球——温网:王欣瑜对... 当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2025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第二轮比赛中,中国选手王欣瑜对阵土耳其选手森...
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大众网记者 高靖程 通讯员 高嵩 钟远赟 白树蕊 济宁报道 6月28日,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便民服务中...
暑假旅游高峰到来,出行遇到问题... 暑期到,各地旅游迎来高峰,作为消费者,在出行的过程中都享有哪些权利呢?旅行社承诺纯玩却增设购物环节,...
诺思格股价上涨1.78% 公司... 诺思格最新股价报48.11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78%。盘中最高触及48.20元,最低下探47.1...
昂利康:公司始终坚持合规经营,... 金融界7月3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昂利康提问:公司是否在配合庄家炒作股价行为? 公司回答表示:...
日本一火山喷发,火山灰柱高达5... 据日本鹿儿岛地方气象台消息,当地时间3日13时49分左右,位于鹿儿岛县和宫崎县交界地区雾岛山的新燃岳...
仙坛股份:公司实施积极连续稳定... 证券之星消息,仙坛股份(002746)07月03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