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的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难以满足需求怎么办?本市将结合城市更新,通过改造更新或者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补充和配建。此外,养老项目还可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设”“混合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满足养老服务需求,增进老年人福祉,市民政局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将一直持续至7月30日。
明确子女对老人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义务
为老年人养老,到底是谁的责任?对于当前养老服务中,一直以来存在的四方责任不清问题,征求意见稿按照“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情社会、有责家庭”原则,对四方的职责边界作出明确规范。
一方面,征求意见稿强化家庭成员照护责任,明确老年人子女应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义务。另一方面,进一步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做好养老服务兜底保障基础上,加强养老服务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监督管理。同时,突出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养老产业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养老服务,扩大普惠性、市场化养老服务供给,丰富老年护理、智慧养老、康复辅具等各类养老服务产品品类,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而在社会协同方面,则鼓励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做好养老服务。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多种形式参与、支持养老服务。
鼓励企业改造存量厂房建养老设施
新建和老旧小区分别如何配置养老设施,将有统一规定。
对于新建小区来说,征求意见稿提出,新建居住区应当配套建设相应的养老服务设施,且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验收,依规依约交付。而对于老旧小区而言,已建成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难以满足需求的,应结合城市更新,通过改造更新或者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补充和配建。同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通过整合或者改造存量企业厂房、办公用房、商业设施和其他社会资源,建设符合标准的养老服务设施。本市还鼓励养老项目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设置和“混合利用”,以推动空间资源配置与实际功能需求相适应。
老年人将可就近体验和租赁康复辅具
自愿选择、就近便利、安全优质、价格合理,本市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为老年人提供普惠性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按照征求意见稿,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整合链接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不仅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专业照护、康复护理、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上门服务,还可以提供短期替代照护、家庭适老化改造等支持性服务。
为有需求老年人提供集中用餐的养老助餐点,也可以整合物业服务企业人员、志愿者、快递外卖等相关力量,为有助餐需求的高龄独居、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订餐、送餐服务对接。
为了便于家庭对失能失智老年人进行照护,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可以向常住地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申请养老床位,这些机构也可以提供照护技能培训、短期替代照护服务等支持。
老年人将可就近体验和租赁康复辅具。征求意见稿提出,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可以开辟专区,为老年人提供康复辅助器具的演示、体验等服务;同时支持企业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
鼓励连锁化市场型养老机构参与普惠养老
养老机构应当有针对性提供集中照护、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为老年人家庭成员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提供便利,为老年人出行、就医、联系家庭成员等提供帮助。其中,政府投资举办的养老机构应当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和高龄老年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及优待服务保障老年人提供托养服务。同时,鼓励品牌化、连锁化的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参与提供普惠性养老服务。
对于失智老人,征求意见稿提出,本市支持建设失智照护专业型养老机构,或者在养老机构内设置失智照护专区,完善失智照护服务标准。另外,养老机构床位设置应当提高护理型床位比例,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80%,满足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
养老机构内设“医疗点” 将纳入医保
养老机构内不仅将能够设医疗机构,还能转诊和医保报销。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诊所、医务室等内设医疗机构,或者引入医疗服务站点,为入住机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将纳入医疗联合体管理,推动实行双向转诊,简化转诊就医程序,促进医疗服务有序衔接。
本市还支持康复机构、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等服务;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将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持范围,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旅居养老”将规范服务标准
近年来流行的“旅居养老”也被写入征求意见稿中。本市鼓励行业组织和市场主体发展旅居养老服务,建立旅居养老机构服务平台,制定服务公约,规范服务标准,为老年人提供旅居养老服务。
在推广智能信息服务的同时,也别忘了为老年人保留传统服务。征求意见稿提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开展养老服务的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信息服务时,依据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推广应用符合老年人需求特点的智能信息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要尊重老年人的习惯,保留并完善传统服务方式。
养老服务质量如何,将有投诉举报机制。征求意见稿提出,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老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的,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举报,接到投诉、举报、报案的部门应当及时处理。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楠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