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徐龙)雪域高原的风掠过经幡,也见证着一群法律人的赤诚坚守。从2022年7月在西藏日喀则市南木林县设立西北首家援藏分所,到如今向"世界屋脊"阿里地区迈进,云德律师事务所用三年时光,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书写了一部"缺氧不缺精神"的法治援藏史诗。
响应号召:以初心叩开高原法治之门
2022年7月,南木林县一场特殊的揭牌仪式格外醒目——云德南木林律师事务所的成立,彻底结束了当地"无律师、无律所"的历史。这不仅是云德律师对司法部"解决全国无律师县"号召的有力回应,更是对"人民律师为人民"理念的深刻践行。陕西省司法厅副厅长李艾平曾评价:"律师组团援藏,是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服务西藏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从那一刻起,云德律师以"拓荒者"的姿态,将法治火种播撒在雪域高原。
创新模式:从"短期输血"到"长效扎根"
援藏不是"昙花一现"的应景之举,而是"深耕厚植"的长远谋划。云德律师创造性构建"组团式""长效化"援藏机制:"百名律师访千企"精准对接基层需求,"专家律师带骨干"培育本地法律力量,"学历提升团"持续输送知识资源……第七党支部书记刘邵娜主动请缨驻藏三年,用专业知识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群众心中的"法治贴心人"。通过集中派驻与本地化培养相结合,云德为西藏留下了一支"永不撤离的法律队伍"。这种"输血+造血"的创新模式,被司法部作为典型案例推广,成为行业公益服务的标杆。
扎根高原:法治服务的"多向延伸"
三年来,云德律师的足迹踏遍高原角落,法治服务延伸至每一寸需要的土地——他们化身"培训师",为日喀则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培训班授课,提升基层法律服务能力;担当"智囊团",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对口援藏工作,助力西藏法院审判质效跃升;变身"调解者",通过法律咨询、合同审查、基层治理参与,成为社会稳定的"润滑剂";更成为"连心桥",主动融入藏族文化,以法律服务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精神传承:老西藏精神的时代新篇章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云德律师身上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2023年全国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之际,云德律所及刘邵娜律师因"表现突出"获全国律协通报表扬;南木林县委副书记王连海感慨:"云德分所的设立,为南木林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荣誉,驻藏律师刘邵娜说:"尽管高原环境艰苦,但看到群众对法律服务的渴望,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既是个人心声,更是云德援藏团队的精神底色。
再启新程:向最后一公里发起攻坚
而今,云德律师的援藏征程再出发——目标直指"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地区。从南木林到阿里,从"填补空白"到"深化布局",云德将继续以"一带一路"为纽带,深化国内外法治合作,让法治之花在更高海拔、更广天地绚丽绽放。
三年援藏路,是法治信仰的坚守,是初心使命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注脚。云德律师用行动证明,法治的温度,能跨越山海;援藏的力量,终将汇聚成推动西藏长治久安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