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东吴人寿以被告身份现身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就一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件接受审理。天眼查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东吴人寿涉案数量已达25起,较2024年全年(11起)激增超两倍,案件涉及保险合同纠纷、劳动争议、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及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等多类争议。
东吴人寿成立于2012年5月,总部位于江苏苏州,是国内第一家在地级城市设立的寿险法人机构。注册资本金60亿元。
2025年一季度,东吴人寿保险业务收入51.03亿元,净利润仅0.21亿元,盈利能力薄弱。更值得关注的是,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1.47%,较上季度下降26.20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9.37%,环比骤降31.36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显着减弱。
作为扎根苏州的地域性险企,东吴人寿曾凭借地方政策红利和本土银行渠道,实现保费快速增长。根据历年年报,2013年-2024年,东吴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从2.9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99.57亿元。
作为一家根植于地级市的保险公司,东吴人寿曾凭借苏州银行等本土渠道支持和当地政策性保险项目优先权,积累起可观保费收入。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过度依赖本土资源的增长模式局限性逐渐显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土优势不断被稀释,公司发展遭遇瓶颈。
回溯历年业绩,东吴人寿自2012年成立以来长期深陷盈利困境。2013—2022年间,公司仅在2015年、2019—2022年实现微利,其余年份均告亏损,累计亏损额超10亿元。尽管其在2019年(成立第八年)后短暂扭亏,但2023年再度陷入亏损,净亏损高达17.85亿元。尽管2024年实现了微薄盈利,但从2013年到2024年,东吴人寿仍亏损25.47亿元。
高层频繁更迭亦为发展蒙上阴影。2012年8月,公司成立仅两个月,东吴人寿首任董事长朱凯及总经理钱程的任职资格获批。2012年9月份,东吴人寿201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又通过了《关于选举黄建林为董事长的议案》和《关于聘任徐建平为总裁的议案》,且在当年10月25日获监管批准,管理层如此“闪电换帅”在行业内也并不多见。
此后东吴人寿在人事方面相对比较稳定。2024年1月,东吴人寿又迎来第四任“掌门人” 赵琨。
董事长赵琨,延续了东吴人寿高管“跨界任职”的传统。这位曾任职苏州银行、资管公司的金融老将,虽在地方金融系统资历深厚,但保险行业经验为零。其上任后的2024年一、二季度,公司分别亏损0.83亿、1.6亿元,尽管全年勉强扭亏,但2025年首季0.21亿净利润仅相当于保费规模的0.4%。
东吴人寿总裁钱群同样来自银行业,自2019年4月起担任公司总裁,拥有平安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的履历,教育背景和专业训练集中在法律领域。然而,与赵琨相似,钱群在保险行业的实战经验匮乏,这可能影响其在产品开发、市场策略制定等方面的洞察力和决策效率
诉讼纠纷高发、盈利波动加剧、偿付能力吃紧,东吴人寿的“地级市光环”正被现实挑战消磨。如何突破区域局限、弥补专业短板,将是赵琨团队亟待破解的难题。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