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孟向东 通讯员 董何言 刘潮杰
6月4日,在第54个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淅川县人民检察院与淅川县人民法院联合召开公益诉讼理论与实务研讨会。
检法联动:公益诉讼成效与挑战并存
会上,淅川县法院副院长张少普、检察院党组成员李伟东分别通报了法检两院公益诉讼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办案中的成功探索、经验做法、工作成效,以及遇到的难题和困惑。
理论实务碰撞:聚焦三大核心议题
在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公益诉讼难点展开热烈讨论。
公共利益如何界定?该县法院院长白云以“公共利益的识别与判断”为题,从公共利益的定义、特征、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区别、公益诉讼的基本原则、如何守护公共利益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如何优化?该县法院行政资源庭庭长陈璞从相关法律依据、主要特点、存在的困惑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副庭长李渊良、法官助理寇家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交流。
机制创新:检法协作再升级
会议还就《淅川县人民法院淅川县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公益诉讼案件衔接配合工作的意见》讨论稿进行了讨论,就建立“公益诉讼线索双向移送平台”,实现立案、取证信息实时共享;“4+11”法定公益诉讼案件办理范围;注重采取磋商、协商、调解等方式处理公益诉讼争议,共同对公益诉讼案件的执行方式进行研判,监督,加大公益诉讼宣传等十五项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推动高质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南阳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庭庭长龚跃伟对淅川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成效给予肯定,并建议从展现时代价值、完善衔接机制、加强责任追究等方面办好公益诉讼案件。
以司法合力守护民生福祉。淅川县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马婉珍表示:下一步,将立足大局明思路,在“融”字上做文章;推动工作提档升级,在“深”字上见实效;围绕质效强举措,在“统”字上下功夫。县检察院将以此次公益诉讼研讨会为新的起点,与县法院既做“各司其职的守护者”,更做“同心同行的奋斗者”,为建设水清民富县强新淅川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次研讨会为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实践路径。据悉,淅川县检察院将与县法院共同编纂南水北调水质保护公益诉讼案件办案指引,为省内12个工程受益省辖市办理相关案件提供借鉴,全力护航“一泓清水永续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