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乐琪)今年是《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正式实施10周年。昨天,市卫健委介绍,10年来,本市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稳步下降至19.2%。各类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情况均有改善,成人戒烟率增长近一倍。
去年年底至今年上半年,本市开展了第六次成人烟草调查,覆盖16个区、50个街乡、100个村(居)委会。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为19.2%,自控烟条例实施以来累计下降4.2个百分点。其中,男性和女性吸烟率分别为34.5%和3.3%。45至64岁人群吸烟率仍为最高,15至24岁人群最低。
2025年,室内工作场所二手烟暴露率为16.7%,与控烟条例实施前相比,下降幅度超过了50%。
在各类室内公共场所中,酒吧等娱乐场所和餐馆二手烟暴露率仍排在前两位,分别为54.0%和30.2%。大学室内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率降至11.4%;医疗机构二手烟暴露率降至2.6%;公共交通工具二手烟暴露率降至1.5%。家庭二手烟暴露率为22.9%,较2014年下降16.9个百分点。
在所有曾经和现在吸烟的15岁以上人群中,28.3%的人处于戒烟状态,较2014年增加近一倍。现在吸烟的人中,计划12个月内戒烟的人占比为15.4%,较2014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此外,80.2%的市民对控烟条例实施10年的效果表示“满意”。
今年起,本市将控烟教育纳入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通过上好控烟主题健康课、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帮助青少年树立“拒吸第一支烟”的健康理念。同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普遍开展了简短戒烟干预服务。市卫健委表示,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推出个性化中医戒烟方案,并借助家庭医生团队,为戒烟者提供定期随访、健康指导等全流程服务。
相关新闻
急性心梗住院率年均下降2.6%
本报讯(记者 孙乐琪)昨天,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联合市疾控中心发布北京市控烟法规实施健康效应评估结果:控烟条例实施后,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率平均每年下降2.6%,慢性阻塞性肺病住院率每年下降8.8%。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联合市疾控中心开展控烟法规实施人群健康效应评估。根据数据模型测算,控烟条例实施10年,共避免了56554例急性心肌梗死、422355例慢阻肺病以及2398例儿童哮喘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