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中国证券报》22日刊发文章《减税降费政策激活企业“向新力”》。文章称,减税降费既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也是直接有效的惠企政策。近期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对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从政策优化看,近年来,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的税收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并持续优化。例如,研发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且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20%;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实行5%的加计抵减,且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5%;2024年,支持节能节水、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企业所得税抵免政策出台,进一步鼓励企业加大专用设备更新改造投入。
从政策落实看,税务部门持续优化税费服务,不折不扣地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助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4241亿元。
从政策效果看,“真金白银”精准“落袋”。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全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销售收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国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3.9%、33.6%、9.7%、9.4%。一连串数据,折射出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势头。
制造业创新发展成色更足。数据显示,前4个月,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其中,装备制造业、数字产品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4%、12.6%和12.2%,显示制造业稳步增长、创新发展成色更足,为持续巩固经济向好势头夯实基础。
为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将持续依托税收大数据深化拓展“政策找人”,实现政策精准推送,同时严厉打击骗享税费优惠的违法行为,坚决不让政策“红包”落入不法分子“腰包”。
往后看,为助力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发挥政策协同作用。在这方面有关部门已展开相关部署,例如,日前七部门印发的《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用好用足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工具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落实好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相关税收政策等。
可以预期,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并与更多政策工具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更好地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