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病重老人亲自取钱在银行去世”事件引发关注,双方最终以银行支付10万元慰问金的形式达成和解。
这起事件也让大家对银行上门服务标准、流程引发关注。
5月16日、17日,记者以“老人身体不便需办理密码修改业务”为由咨询多家银行网点是否可以提供上门服务。咨询的15个银行网点包括中行、建行、工商等六大国有行,招行、民生、兴业等商业银行,还有天津银行、河北银行、厦门银行等地方银行,以及三家农商行,涉及北京、南京、石家庄、长沙、厦门、邢台、常州等城市。
多家银行网点工作人员都提到,老人如果意识不清醒,相关业务即使上门也无法办理。需要医院、社区出具相关证明或者通过法院指定监护人之后才能办理。
多位银行从业者告诉记者,上门服务一方面面临人手不足、远程设备不足等困难,另一方面会面临很多法律风险,特别是老人可能意识不清的情况,前者可以想办法克服,后者很难解决。
受访律师表示,虽然银行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法律并未明文规定银行需要提供上门服务,但银行作为公众服务部门应该为困难群众提供相应帮助,承担社会责任,银保监也有相关规定。但律师也表示,涉及老人意识不清情况,银行并没有资质判定老人是否具备完全行为能力,一旦业务办理后家属产生异议,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