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朱自清中学,有一间特别的教室:墙上挂着法治宣传画以及学生们的法治心愿单,桌上摆放着法律生日蛋糕,这里就是东海县公安局精心打造的“法律生日教室”,一个让法律知识变得可触可感、生动有趣的特殊课堂。
“祝你生日快乐......”欢快的歌声中,同学们戴上了生日皇冠。大家发现,与以往的生日会不同,这次的生日蛋糕上印着“刑法”的字样。民警和青蓝志愿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为他们送上的生日礼物也很特别:一张写满14周岁法律责任的贺卡,一颗刻着“守法明理”的红豆,还有一堂量身定制的法治课。
“同学们知道吗?从今天起,你们就要为故意伤害等八类严重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了。”民警张英龙结合最近发生的校园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针对14岁的青少年,着重解读刑事责任年龄及常见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强化其法律底线思维。台下的学生们凝神静听,眼神中既有对法律威严的敬畏,也有获取新知的渴望。
这项别出心裁的“法律生日”活动,始于2024年8月31日。通过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探索出一条普法教育的新路径。
“我们前后修改了七次方案。”民警张英龙表示,“从最初的简单宣讲,到现在形成‘8+2’标准化流程,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8+2”标准化流程中,前八个环节包括佩戴生日皇冠、赠送法律贺卡、发放宣传红豆、主题法治宣讲、合影留念、许愿签名、分享蛋糕和安防体验;后两个延伸环节是撰写“我的法律生日感悟”作文和参加月度“最美法治心愿”评选,优秀作文作者可获得“警察小熊”奖励。
与其他普法活动不同,“法律生日”最大的特点是“精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锁定12岁、14岁、16岁、18岁四个关键年龄节点,为每个阶段的学生定制不同的普法内容。翻开一本本“法治许愿簿”,同学们的留言让人动容:“我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希望校园永远没有欺凌”“长大后我也想当警察”......据了解,开展活动以来,该校涉校矛盾纠纷大幅度下降。
“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学生的转变。”朱自清中学相关负责人说,“以前是‘要我学法’,现在是'我要学法'。有个曾经调皮的学生,在参加14岁法律生日后,主动报名成为了班级的‘法治宣传员’。”
一时的坚持是尝试,一直的坚持是深耕。如今,朱自清中学“法律生日”活动已累计开展200场,惠及学生4000多人。“我们不仅要送法进校园,更要把法治的种子种进孩子们心里。”东海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