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来成都工作 有哪些重点人才政策福利?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世芳
日前,一年一度的“蓉漂人才日”到来。活动现场,发布了全新的人才需求清单,诚邀海内外志士贤才扎根成都、拼搏奋进、创新创造。
作为全国率先推行“先落户后就业”“先安居后就业”的城市,成都礼遇人才一直诚意满满。
在创新创业方面,成都实施“顶尖人才及后备人选引育专项”,对全职引进的顶尖人才个人给予300万元资助,对柔性引进的给予20万元资助,对于急需紧缺的顶尖人才团队给予5亿元—10亿元综合支持。实施“蓉漂计划”“蓉城英才计划”,给予个人最高300万元、团队最高1000万元资助。推行“零成本”创业模式,每年发布应用场景1000个以上,可以推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应用和迭代升级,助力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
聚焦重点行业领域人才需求,成都先后出台了集成电路、涉外律师、交子金融等14个专项支持政策。向涉外律师、交子金融人才等提供最高30万元资助,为首次取得技术经纪专业职称的人才发放最高1万元补助。结合重点产业发展,给予新引进急需紧缺专业硕士不低于3万元、博士3年7.2万元补贴,为新进入“两站一基地”的博士后提供最高56万元资助,求职毕业生可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最长30天。
我符合政策申请条件,需要如何进行人才认定?认定后有哪些好处?
成都市人才办:此前,成都发布《成都市人才分类目录》,可申请认定为A到F相应类型人才资格。人才均可以通过“成都市人才认定申报系统”随时随地进行线上申请认定。此外,对于目录没有涵盖的人才,采取多种路径开展自主认定。比如作出突出实绩贡献,可通过所在区(市)县认定为A到C类高层次人才,如果所在单位符合重点用人主体白名单,每年可自主认定2名D类人才。
通过了人才认定,各类人才可以直接匹配相关政策。比如人才安居方面,A到E类人才购买人才公寓享受政策面积8.5折优惠(分别为200平方米、120平方米、90平方米、70平方米和60平方米),A到F类人才还能申请购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等。比如,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D类以上人才可获得最高40万元奖励。
此外,在“蓉漂人才日”上线了新版“成都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各类人才可通过成都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进行智能化的政策匹配,查询选取《目录》A—F类中的1种人才类型,或回答年龄、学历、职称等最多7个问题,便可获取量身定制的政策包,实现从政策获取、查询到申报办理需求一站式解决,实现从“人才找政策”到“政策找人才”。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智慧人才服务平台还进行了全新升级,融通数据底座、融合AI算法、集成提供更多智慧服务,通过精准人才画像,实现政策直达快享,助力人才成就梦想。”
相关政策服务,均可在微信小程序搜索“成都市智慧人才服务平台”一站式获取。
听说近期出台了一些新的人才政策,有啥变化?
成都市人才办:截至目前,今年新出台的政策主要紧扣“立园满园”行动,各个区(市)县发布了一系列产业园区“人才政策包”,累计出台超200项配套政策,涵盖创新创业、安居出行、教育医疗等支持。
其中,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城市新区聚焦战略人才引育,为“揭榜挂帅”顶尖人才项目提供最高1亿元支持。中心城区则聚焦“产才融合”制定75项人才政策,对重点产业人才项目提供最高300万元—5000万元资助。部分区(市)县新城聚焦引才留才需求,向急需紧缺人才发放购房补贴,提供“高铁10元通”“人才巴士”等通勤保障。
来源:成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