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法援+仲裁”
协作桥
畅通维权高速路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法律援助中心与乌拉特中旗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通过“援调对接”机制,仅用7天时间就成功调解一起涉及23名劳动者的集体欠薪纠纷,促成企业分期支付工资28万元。
“一站式”受理:畅通劳动者维权绿色通道。“老板拖欠工资一年多,我们实在没办法了……”2025年3月份的一天,23名情绪激动的劳动者来到乌拉特中旗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乌拉特中旗法律援助中心高度重视此事并启动群体性劳动争议应急机制,按照“三优先”原则(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于当日完成材料审核并指派擅长劳动维权的高律师全程跟进。同时,法律援助中心同步将案件线索推送至乌拉特中旗劳动仲裁委,双方组建“联合调解协作组”,避免劳动者在仲裁与援助程序间“多头跑”。
“靶向式”调解:法律刚性与柔性并济。调解过程中,联合调解协作组发现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无力一次性清偿,但仍有还款意愿。对此,调解组采取“分步化解”策略,一边仲裁员向企业负责人详解《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规,明确欠薪的法律责任。另一边法律援助律师引导劳动者理性维权。同时提出平衡方案“分期支付+仲裁调解书确认”,约定企业分3期支付全部欠薪,并由仲裁委出具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调解书,确保劳动者权益“不掉空”。
“闭环式”保障:让调解成果落地有声。为避免“调而不履”,法律援助中心与仲裁委建立履行跟踪机制,同时仲裁委对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强制执行力。最后法律援助律师定期回访,督促企业按约履行。截至目前,企业已按期支付首期款项15万元。
乌拉特中旗法律援助中心 供稿
自治区法律援助中心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