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北市法律援助中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目标,通过优化服务机制、强化质量监管、创新便民举措,推动法律援助工作质效双升,切实为困难群众撑起法治“保护伞”。
严抓案件受理指派。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设立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工伤赔偿、老年人维权等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规范案件指派流程,根据案件类型、受援人需求以及律师专业特长,科学合理指派承办律师,严格落实案件指派回避制度,确保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公正公平。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出台《淮北市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评价办法(试行)》,动态调整案件评查小组成员,并科学分配评查任务,建立“月抽查、季普查、年总查”动态监管体系。通过案件旁听、卷宗评查、受援人回访等方式,对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2024年,全市共开展质量评查21次,评查卷宗2200余卷,整体优良率达80%以上,合格率达100%。
注重案件服务效果。积极推行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措施,为受援人提供一站式、个性化的法律援助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行上门服务。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协作机制,共同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2024年,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累计接待来电来访6000余人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活动30余次,现场解答咨询300余人次,发放法律读本、宣传品30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