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忻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颁布实施相关工作情况。
据介绍,上述两个《条例》已于今年3月经山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
《忻州市佛光寺文化景观保护条例》是忻州市首部针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景观保护的立法,在全省也是首例。佛光寺东大殿作为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木构建筑,是中华民族灿烂悠久文化的缩影之一,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历史文化遗存中具有特殊地位,被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第一国宝”。《条例》明确了佛光寺文化景观的保护范围、保护对象和保护要求,以及相应的禁止条款和生态保护等内容,其制定实施对加强佛光寺文化景观的保护和管理,全面真实讲好佛光寺故事,赓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物保护和文化繁荣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忻州市法兰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是继《忻州市黄酒产业发展促进条例》之后又一部促进产业发展的立法。当前忻州市法兰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水平的产业体系,并顺利入选山西省首批省级专业镇。但也存在着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产业集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较弱等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法兰产业进一步发展,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和要素瓶颈,推动法兰产业高质量发展,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条例》的出台实施紧扣保护和促进忻州市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这一主题,为推动制造业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畅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