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甘肃新闻4月28日电 (杨占林)“没想到不用申请执行就能拿回欠款,这下周转资金有着落了。”近日,在临夏市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某跨境电商公司负责人马某向办案人员连连致谢。
据悉,原告马某与被告马某仁于2020年共同投资,在马来西亚与甘肃临夏两地开展商贸合作。后因跨境货物结算、利润分配等问题产生争议,诉至法院。该案涉及跨境法律适用、合同条款解释等复杂法律问题,处理难度较大。
面对这一情况,临夏市人民法院办案人员采用“背对背”沟通模式,线上连线当事人,详细解读司法程序;线下与原告深入交流,细致分析诉讼风险。
同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体谅跨境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并创新性提出“分期履行+合作延续”的柔性调解方案。此外,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跨越时差障碍,先后组织3轮视频调解,同步推送类案裁判规则及营商环境政策,逐步消除双方信任隔阂。
经过多轮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被告马某仁当场支付欠款60000元,该起跨境商贸纠纷得以解决。
临夏市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司法举措,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