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锅炉、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这些都是常见的特种设备。据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特种设备数量已达2294.18万台,另有气瓶3.18亿只、压力管道117.48万公里。
记者17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将试行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管理规则,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特种设备产品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应用,传统监管方式只要求产品在实验室验证,难以充分暴露真实场景下的风险,且缺乏过程跟踪。如何既推动特种设备技术进步,又防范科技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是当前特种设备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引入沙盒监管理念,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对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特种设备,在产品正式进入市场前,采用沙盒试验、技术评审、过程监督等措施进行风险管控,引导企业主动查找问题、消除隐患,保证新产品质量安全性能。
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周亮介绍:“采用最新材料制造锅炉、应用最新技术制造电梯,对这些材料和技术现有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尚未作出规定,可以进入沙盒监管,在某一特定区域先进行试制试用,证明其安全后正式应用。”周亮说,这将有利于深度测试产品质量安全性能,识别产品设计时未考虑的潜在风险。
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召回技术中心主任王海介绍,将在已有沙盒监管技术支撑基础上,创新优化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技术支撑工作体系,包括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沙盒试验工作规范、建设特种设备安全沙盒试验专家库、建立特种设备沙盒试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