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溪河口岸的法治文化长廊,社区“法律明白人”罗宗丽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为边民讲解法律知识。像罗宗丽这样的“法律明白人”,河口县共培育了389名,实现了所有村(社区)全覆盖。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普法工作者,充分利用“院坝会”、民俗节日等契机,通过“大白话”讲解和普法“口袋书”发放,让法律知识更接地气。结合双语标识、民族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河口县的普法工作既保持了“法律味”,又充满了“烟火气”。
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涉外民商事矛盾纠纷调解服务中心高效运转,为辖区3000余家企业及广大群众提供专业化双语法律服务。该中心集调解、诉讼、仲裁于一体,被列为河口县基层社会治理示范点。
自2023年成立以来,该中心共受理民商事纠纷259件,其中涉外纠纷67件,平均化解时长仅15天。在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不仅着力化解矛盾,更针对纠纷背后的法律认知盲区,现场开展“一案一释法”。中心配备的双语普法服务团队,确保所有调解流程和宣传资料实现汉越双语同步,让中越双方当事人“听得懂、能理解、愿接受”。
在城关边境派出所,越南籍志愿者阮女士正用流利的中越双语,为同胞提供咨询和翻译服务。她是该派出所今年10月成立的外籍人员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这支由10名精通中越双语越南友人组成的队伍,成为服务在河口外籍人员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城关边境派出所联合河口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挂牌成立河口县外籍人员服务站,整合户籍服务、出境办证、外籍人员务工登记、居住证办理等4类服务窗口,实现“进一道门办多项事”的便民服务。服务队与服务站相辅相成,通过双语翻译、政策咨询、普法宣传等多元服务,有效解决了外籍人员“办事流程不清、政策把握不准、交流沟通不畅”等难题。
开屏新闻记者 张扬 摄影报道
一审 何晓宇
责任编辑 猫恩泊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