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的温情架构里,
赡养父母本应是子女天经地义的责任,
可一旦出现推诿,
亲情的纽带便会岌岌可危。
交城县法律援助中心在这起赡养纠纷中,以专业和温情化解矛盾,为年迈的白某某老人筑牢生活保障,让孝道与法律的光芒重新照亮这个家庭。
变故突生,老人赡养遇难题
白某某曾与丈夫王振某相濡以沫,共同养育了四个儿子:王某1、王某2、王某3、王某4 。随着时光流转,丈夫先行离去,白某某此后便与王某3一同生活,日子平淡且安宁。但命运的重击毫无征兆。2021年秋,白某某突发轻微脑梗,经交城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救治后回家调养。原以为生活能重回正轨,没想到2024年5月,家中再度传来噩耗,白某某突发脑梗死。王某3心急如焚,赶忙联系兄弟们,将母亲紧急送往医院。诊断结果令人揪心,除了脑梗死,白某某还患有双膝骨性关节炎、腰4/5、腰5/骶1椎间盘膨出症等疾病。在漫长的67天住院时光里,王某3始终陪伴在侧,悉心照料,而其他兄弟只是偶尔露面探望。出院后的白某某,不仅失去了经济来源,劳动能力与生活自理能力也一并被疾病剥夺。曾经的家庭温暖逐渐消散,赡养问题成为横亘在家庭成员间的难题,老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法援相助,点燃希望之光
走投无路之下,白某某向交城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员迅速展开核查,确认白某某经济困难,且诉求符合《山西省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第(三)项规定,属于法律援助受理范畴。交城县法律援助中心当即做出书面决定,为白某某提供法律援助,并指派山西拾理律师事务所律师作为她的诉讼代理人。
专业服务,化解家庭矛盾
接受指派后,法援律师第一时间与白某某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其家庭情况、经济状况。考虑到白某某急需生活保障,而诉讼判决尚需时日,法援律师找到正在照料母亲的王某3协商,王某3表示,愿意在判决生效前继续承担赡养责任,让白某某的生活有了暂时的安稳。为了更好地维护白某某权益,法援律师与她签订特别授权委托书。案件起诉到交城县人民法院后,法援律师主动与承办法官沟通,详细说明白某某的艰难处境和家庭矛盾焦点。在法庭上,法援律师据理力争:“子女赡养父母,既是法定责任,也是道德义务。白某某含辛茹苦养大四个儿子,如今身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四位被告理应承担起赡养责任 。”同时,依据白某某的实际需求和意愿,提出合理的赡养费用及护理方案。
公正判决,重铸家庭温暖
法院经审理认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白某某身患重病、无生活来源且生活不能自理,四个儿子理应承担赡养责任。结合白某某希望由王某3照顾生活起居的意愿,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作出判决:自2024年10月起,王某1、王某2、王某3、王某4需每月15日前向白某某支付赡养费200元;白某某跟随王某3生活,由其护理,王某1、王某2、王某4则需每月15日前各支付800元护理费至王某3名下。
点 评
这场纠纷落下帷幕,白某某的生活有了保障,家庭关系也在法律与亲情的调和下逐渐修复。这起案例充分展现了法律援助维护弱势群体权益的关键作用,它不仅解决了老人的现实困境,更让孝道与法治观念深入人心,为社会树立了化解家庭矛盾、弘扬传统美德的典范。
来源:交城县司法局
下一篇:秦国的军功制度和郡县制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