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司法局组织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守护‘她’权益”专项活动,为广大妇女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期间,共开展各类专项活动141场,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500余份,惠及群众3700余人次。
织密妇女维权服务网
畅通援助申请渠道
12348热线与政务12345、妇联12338、人社12333等12条热线“一键转接、互通互转”,及时响应妇女法律服务需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开辟妇女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妇女法律援助案件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对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妇女主张相关权益申请法律援助的不限制经济困难条件,对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的,先行提供法律援助,并根据案件特点和受援人意愿合理指派承办人,应援快援、应援优援。
▲滨海新区开展“法援直通车”街头服务,在公共场所设立流动法律服务台,现场解答咨询受理申请。
▲南开区在工地和社区增设“妇女劳动者维权联络点”和“社区妇女维权联络点”,延伸服务触角。
▲西青区打造“一站式”服务窗口,联合区妇联、工会、民政等部门为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心理干预、临时庇护等综合服务,及时发现家庭暴力、赡养纠纷等隐患并及时介入疏导化解。
锚定需求精准普法
提升妇女法治素养
聚焦妇女法律需求,深入社区、乡村、企业、招聘会现场等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天津市法律援助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内容,巧妙结合生动案例,灵活运用讲座、现场咨询知识问答、情景短剧等形式,向妇女普及法律知识和法律援助政策,引导妇女依法理性维权。
▲滨海新区依托街镇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援助联络点,推进“妇女维权讲师团”街镇全覆盖,提升普法精准度。
▲津南区丰富普法形式,咸水沽司法所将非遗剪纸与普法宣传活动相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援助政策。
▲北辰区创新普法载体,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市委政法和天津市电视台制作妇女权益类法律援助宣传短视频,通过情景短剧的形式普及妇女法律援助相关知识。
▲西青区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巾帼普法微课堂”,通过短视频形式解读典型案例,同时线下组织星火法律志愿服务队开展“法律进社区”“模拟法庭”等活动。
部门协作叠加优势
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充分整合资源,增强内部和外部跨部门协同联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扩大法律援助和12348热线、天津掌上12348、12348天津法网知晓度,营造维护妇女权益良好氛围。
▲和平区、武清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所等部门开展送法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河东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司法所和社区居委会送法,关爱困境妇女。
▲河北区联合新开河街隆成家园社区开展“法援惠民生 守护‘她’权益”主题宣传活动。
▲红桥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区妇联、工会、法院等部门,在重点商圈开展专项活动。
▲河西区、东丽区、宁河区、蓟州区利用司法所贴近群众优势,联合区妇联、综治中心、律师事务所、戒毒所、社区等部门开展多场次主题宣传活动。
▲宝坻区法律援助中心联合区人社局、就业招聘中心、高铁站等部门,开展送法进招聘会活动,维护女性劳动者合法权益。
文章来源丨天津司法